茶樹修剪是培養樹冠,更新復壯樹勢的有效技術措施。因此,在茶樹不同的生育階段,就要求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茶樹常用的修剪方法,有以下五種。
(1)定型修剪 一般適用于幼年茶樹。對臺刈改造養蓬的茶樹,也應進行定型修剪,以塑造樹冠。
幼年茶樹的定型修剪,通常是指二、三、四齡茶樹的第一、二、三次修剪。目的是給予茶樹有目的、有系統的干涉,改變茶樹自然生長習性,促進分枝,控制茶樹縱向生長速度,加速擴大橫向生長,培養茶樹有健壯的骨干枝和骨架層,為培養高產型茶樹打下基礎。
當二足齡茶苗高達30cm以上,主枝粗達3mm以上時, 就可用整枝剪進行離地15-20cm的第一次定型修剪,并盡量保留側枝,以利今后長成健壯的骨干枝。
次年和后年,再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均在前次修剪的基礎上提高15-20cm進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從第二次修剪開始,修剪工具可改成籬剪或平型修剪機進行。
幼齡茶樹經三次定型修剪后,茶樹高度已達45-60cm,樹幅達70-80cm,再經1-2年的輕修剪和留葉采摘,良好的茶樹采摘面就可形成。
(2)輕修剪 目的在于促進茶芽萌發生長,提高生產枝密度,增強茶樹樹勢,它是創建培養茶樹良好采摘面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對正常采摘的茶樹可每年或隔年進行一次,時期應選擇在茶樹地上部開始停止生長時進行,對易造成凍害的茶區,也可選擇在春茶萌發前15-30天進行。對采制名優茶的生產茶園,可推至春茶結束時抓緊進行。輕修剪程度,以剪去蓬面3-5cm的枝葉為度,通常用籬剪修剪成弧形。目前,已有很多茶園采用雙人抬修剪機進行。
(3)深修剪 茶樹由于多年采摘和輕修剪后,在樹冠采摘面上會形成密集而細弱的分枝,俗稱雞爪枝。這時,茶樹新梢育芽能力減弱,生長乏力,單靠輕修剪已難以取得理想效果。為更新樹冠采摘面,就得采用深修剪技術,剪去密集細弱的雞爪枝層,使茶樹重新抽發新枝,提高育芽能力,延長茶樹有效經濟年限。深修剪通常剪去冠面10-15cm枝梢,不然則達不到目的。一般用雙人抬修剪機實施。
經深修剪后茶樹,當年多留些葉片采。次年實行正常采摘,但仍需用每年或隔年輕修剪一次。深修剪宜在早春茶芽萌動前15-30天進行,無凍害發生的茶區也可在秋末冬初封園時進行。
(4)重修剪 其對象是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樹。這種茶樹,雖骨干枝的抽生能力仍較強,但生產枝的育芽能力已很弱,芽葉瘦小,葉張薄,采用輕修剪或深修剪已不能達到目的,這時,就得采用重修剪技術。重修剪茶樹宜離地30-40cm處剪去較為合適。若采用機器修剪,應掌握在離地30cm左右進行。倘若茶樹本來生長就比較矮小,那么亦可掌握在原茶樹高度的二分之一處剪去為好。但重修剪后茶樹,必須加強肥培管理,否則,會影響效果。
(5)臺刈 它是比重修剪更為徹底的改造樹冠的修剪技術。其對象是嚴重衰老的茶樹。由于茶樹臺刈后,從根頸部抽發的新枝能重新形成樹冠,因此,臺刈后的茶樹,必須加強肥培管理,并參照幼齡茶樹的定型修剪技術,結合打頂采摘技術,開頭二、三年,在養好茶蓬的基礎上,即可投入正常采摘。
衰老茶樹的臺刈高度,一般以離地5cm砍去地上部為宜。 臺刈時期,以春茶快結束時抓緊進行為宜。
臺刈工具,可選用臺刈剪或鋒利的砍柴刀進行,剪口力求平滑,并略呈傾斜。目前,臺刈作業,仍以人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