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加入WTO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公害農產品已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茶園的無公害管理是提高茶葉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
一、基本情況
(1)必要性隨著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對茶葉消費的選擇已不是過去只單純追求品質和口感風味,而是更加關心有無農藥、化肥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因此,茶葉中的農藥殘留物已成為茶葉貿易和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尤其是一些茶葉進口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明顯地擴大檢驗農藥的種類和大幅度降低茶葉中農藥最高殘留限量(MRL).如歐共體國家1988年規定,茶葉中檢驗的農藥僅6種,1996年擴大到62種;日本對茶葉中農殘檢驗范圍1986年為34種,1993年擴大為51種,并對進口茶葉的28種農藥殘留量作出最高限量,美、日1971年開始禁止生產使用有機氯,美國1994年又規定茶葉中不得檢出三氯殺螨醇等,可見茶葉進口國對茶葉農殘及衛生質量的高度重視。因此,發展無公害茶葉顯得尤為重要。
(2)無公害茶園建設的效益分析無公害茶園與一般茶園相比,每年平均減少用藥兩次,每畝節約農藥成本14.5元,同時因無公害茶園的良好廣告效應,可以招徠客商,提高茶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綠茶每公斤提高40元(不排除市場因素),畝產干茶35公斤,每畝可增收1400元。
二、無公害茶園建設中易發生的問題
一是個別茶仍使用禁用農藥。二是噴藥只注重表面,沒有顧及茶園內部,治蟲效果差。三是除蟲勝于用肥的思想作祟,個別群眾認為施肥不一定有茶采,而沒有除蟲就更不行,茶葉行情看好時,就盲目噴藥除蟲。四是有些茶園高產密植,不利于通風透氣,不利于噴霧器操作,使蚜蟲、蚧類、粉虱等害蟲滋生。五是對鮮葉長度要求不嚴,因而茶園留采面留得齊、留得長,為蚜蟲、小綠葉蟬提供豐富食料,加上小綠葉蟬發生代數多,世代重疊嚴重,易出現治蟲不死的假象。
三、重要措施
1.優良品種的選擇與保持 推廣高產、優質、抗病蟲的優良品種,發揮良種效應。也可以移棵并壟,隔行逐年淘汰劣質品種。這樣,既不影響茶農的當年效益,又可快速建成優質專業茶園。
2.退出不合理間套種 禁止在茶園內種植小麥、玉米等高稈作物,可以在茶園內間套種綠肥、飼草和部分經濟作物,使之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小環境。
3.推廣無公害施肥技術 按照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對無公害茶園進行施肥。有機肥以沼氣肥、廄肥、秸稈高溫堆肥為主,禁止施用氯化銨、硝酸銨等化肥,推廣茶葉專用肥、BB肥、生物鉀肥、礦物磷肥并進行深施。同時,注意有機肥與化肥的主要養分比例控制在7∶3以內。
4.病蟲的科學防治 推廣無公害藥劑防治病蟲草害技術,積極推廣應用燈光、食餌及性引誘劑等誘殺害蟲,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利用生物制劑防治茶葉病蟲害,井盡最大可能減少施藥次數。禁止施用低效高毒、高殘留農藥如氧化樂果、甲胺磷、三氯殺螨醇等,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Bt粉等,并掌握最后一次施藥應在安全間隔期16天以上。
5.建立無公害茶園管理檔案 對茶園的農事操作要建立檔案,記錄清楚,如中耕時間、次數,施肥時間、種類、畝用量,施藥次數、用藥類型及用藥量等。
四、發展無公害茶園對策
(1)各級政府領導部門的重視是關鍵。要加強領導,敦促農資、農業、貿易、科研各部門通力協作,只要有計劃、定措施、抓落實,就能見成效。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茶農的思想認識。必須加強科學防治病蟲害知識的教育,大力宣傳做好茶農的思想工作,轉變觀念,在茶園管理中,做到禁用高殘留劇毒的農藥。
(3)要與有關部門配合控制三氯殺螨醇、甲胺磷等劇毒高殘留農藥產銷,共堵污染源頭。
(4)大搞生態農業,應用生物防治減少化學農藥的污染。在有條件的地方種植茶園遮蔭樹,在茶園中實現合理密植,為茶園間作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強茶園天敵對害蟲的自然控制能力,以減輕病蟲害。要提高生物防治、農業防治在植保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減少農藥對茶葉的污染。
(5)加大科技投入,采用高新技術。要與茶葉科研所和大專院校配合,利用生物工程把抗性基因導入茶樹體內,使茶樹產生抗性基因,以增加茶樹自然抵御病蟲侵害的能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農藥的使用。
(6)需要用化學防治的,應在預測預報的前提下選擇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嚴禁使用甲胺磷等高毒和重金屬殺蟲劑,并嚴格用藥濃度、用藥時間及用藥后的鮮葉采摘間隔期,同時注意保護天敵資源,應盡量減少用藥次數。
(7)選擇低成本低容量高殺傷率的噴霧器械。
(8)茶葉加工企業和銷售、出口收購單位必須配置檢測農殘的儀器設備。茶葉衛生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工廠和進貨銷售單位必須執行,農殘超標產品不予收購,把好茶葉進貨關,這樣才會引起茶葉生產單位的重視。
茶葉是飲料,人們日常喝茶是喝其茶水,應以測定茶水中農殘含量為準,而目前農殘的檢測都是將茶葉磨碎后測其葉內的農殘含量,這兩者的農殘含量,相差很大,大不一樣。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立項對茶葉與其茶水的農殘含量對照測試,將其結果報告有關部門,獲準茶葉農藥含量以測茶水方法為標準。
五、發展無公害茶園的建議
(1)無公害茶園建設做為近年來茶葉技術推廣的一大舉措,各級政府都很重視,并從物力、人力、財力上予以支持,取得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對此要認真加以總結推廣,推廣示范面積。
(2)在栽培管理上,按生態茶園的要求,不宜過分密植,盡可能創造有利茶樹自然生長的生態環境,以抑制病蟲害發生。
(3)在生產上要有一套完善的病蟲測報和技術指導系統,及時指導茶農抓好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
(4)在輿論上要加大無公害茶園的宣傳力度,農藥、農資、工商部門要密切配合,杜絕茶園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