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采茶機的研究是五十年代末期開始的,近年來進展較快。機器采茶已在部分地區(qū)和國營茶場較大面積上試用,全國不少專業(yè)研究機構(gòu)也對機采問題作了較為廣泛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1)采茶機類型與采摘效果:中國研制并已提供生產(chǎn)上試用、試驗的機型有十余種。采茶機的工作原理均屬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復(fù)切割式、螺旋滾刀式、水平旋轉(zhuǎn)鉤刀式三種。動力來源分機動、電動、手動三種。
采茶機的工效與茶芽生長情況、操作者技術(shù)熟練程度及采茶機采摘幅寬度關(guān)系較大。機采的生產(chǎn)效率一般要比手采高6-15倍。如江蘇芙蓉茶場機動螺旋滾動式采茶機(采摘幅寬270毫米,每臺兩人輪換工作),臺時產(chǎn)量為80-100斤鮮葉,較手采提高15倍。湖北省74-I型手搖軟軸傳動采茶機(采摘幅270毫米,兩人操作),臺時產(chǎn)量為73斤鮮葉,較采提高6-8倍。上海農(nóng)機所和我所試制的JW機動往復(fù)切割有茶機(幅寬300毫米,兩人操作),臺時間量為80-90斤鮮葉,比手采提高10倍左右。
采茶機的采摘質(zhì)量,以往復(fù)切割式為好,完整芽葉可達60-70%,加上破碎但能制茶的部分鮮葉,可制率達85-90%。水平旋轉(zhuǎn)鉤刀式采茶機的完整芽葉為40-55%,可制率在75%以上。螺旋滾切式采茶機的完整芽葉只有30-40%,可制率在50%以上。
(2)機采茶樹樹冠的培養(yǎng):現(xiàn)有研制的采茶機,沒有選擇性,只能采摘樹冠而上的芽葉。如果茶樹樹冠不平整,發(fā)芽不整齊,生長勢不旺盛,往往影響機采的效果,而且也會影響茶葉的質(zhì)量。因此,必須對機采茶樹樹冠進行必要的培養(yǎng),以適應(yīng)機械采摘。準(zhǔn)備實壽機采的茶樹,一般應(yīng)視茶樹的生長勢和樹冠平整度等具體情況,進行深修剪或輕修剪,剪后即可機采,約經(jīng)二、二年機采后,機采樹冠便可形成。
根據(jù)研究資料和國外的經(jīng)驗,機采茶樹樹冠的高度,以60-90厘米為宜,過高過低都不便機械操作。如樹高超過一米,則應(yīng)進行深修剪。
采用何種樹冠形狀,最適于機械采摘?這是需要從南糯白毫單產(chǎn)、勞動強度、采茶工效等進行綜合考慮的問題。樹冠形狀對茶葉產(chǎn)量的影響,各地的研究結(jié)果,不甚一致,有的以弧形產(chǎn)量為高,有的則以水平形產(chǎn)量為高,但一般差異不大顯著。從勞動強度、采摘工效考慮,弧形樹冠便于機采。因此,一般認(rèn)為灌木型茶樹,宜采用弧形樹冠;小喬木型茶樹,則可用用水平形樹冠。
(3)機械采茶的幾個問題及其解決的途徑:采茶機在中國使用時間很短,目前,使用面積還不大,處于試驗和試用階段。因此,尚缺乏完整和系統(tǒng)的資料。但在試驗和試用過程中,也初步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
炒制技術(shù):
炒茶
南糯白毫采制技術(shù),與其他名茶不同。春茶于谷雨后開園,新梢已形成“開面”,采摘標(biāo)準(zhǔn)以對夾二、三葉和一芽二、三葉為主。鮮葉采回后及時板片,將嫩葉(未開面)、老葉(已開面)分離出來炒制瓜片,芽、莖梗和粗老葉炒制“針把子”,作副產(chǎn)品處理。
生鍋與熟鍋:炒茶鍋口徑約70厘米,呈30度傾斜,兩鍋相鄰,一生一熟。生鍋溫度100℃左右,熟鍋稍低。投葉量約100克,嫩片酌減,老葉稍增。鮮葉下鍋后用竹帚或蘆花帚翻炒1—2分鐘,主要起殺青作用,炒至葉片變軟時,將生鍋葉掃入熟鍋,整理條形,邊炒邊拍,使葉子逐漸成為片狀,用力大小視鮮葉嫩度不同而異,嫩葉要提炒輕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葉則帚把要帶緊,以輕拍成片。炒至葉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時即可出鍋,及時上烘。
毛火:用烘籠炭火,每籠投葉約1.5公斤,烘頂溫度100℃左右,烘到八、九成干即可。揀去黃頁、漂葉、紅筋、老葉后,將嫩片、老片混勻。
小火:最遲在毛火后一天進行,每籠投葉2.5—3公斤,火溫不宜太高,烘至接近足干即可。
老火:又叫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對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響極大。老火要求火溫高,火勢猛。木炭要先排齊擠緊,燒旺燒勻,火焰沖天。每籠投葉3—4公斤,由二人抬烘籠在炭火上烘焙2—3秒鐘,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邊烘邊翻。為充分利用炭火,可2—3只烘籠輪流上烘。熱浪滾滾,人流不息,實為中國茶葉烘焙技術(shù)中別具一格的“火功”。每烘籠茶葉要烘翻五、六十次以上,烘籠拉來拉去,一個烘焙工一天要走十多公里。直烘至葉片綠中帶霜時即可下烘,趁熱裝入鐵筒,分層踩緊,加蓋后用焊錫封口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