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癥 又稱葉枯病。是葉部常見病害之一。分布在全國各茶區,主要為害成葉和老葉、新梢、枝條及果實。葉片染病多在成葉、老葉或嫩葉的葉尖或其它部位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初呈黃綠色或黃褐色,后期漸變為褐色,病部生有波狀褐色、灰色相間的云紋,最后從中心部向外變成灰色,其上生有扁平圓形黑色小粒點,沿輪紋排列成圓形至橢圓形。具不大明顯的輪紋狀病斑,邊緣生褐色暈圈,病健部分界明顯。嫩葉上的病斑初為圓形褐色,后變黑褐色枯死。枝條染病產生灰褐色斑塊,橢圓形略凹陷,生有灰黑色小粒點,常造成枝梢干枯。果實染病病斑黃褐色或灰色,圓形,上生灰黑色小粒點,病部有時裂開。茶樹衰弱時多產生小型病斑,不整形,灰白色,正面散生黑色小點。
病原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稱山茶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Guignardia camelliae (Cooke)Butler稱山茶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殼散生在病部兩面,半埋生,球形至扁球形,黑色,大小160~200um,孔口直徑7—18um。子囊卵形或棍棒形,端圓,基部具小柄,大小40一66.5×9—18(um),內含子囊孢子8個,排成2列。子囊孢子紡錘形,單胞無色,大小10—18×3—6(um)。無性態的分生孢子盤散生在寄主表皮之下,成熟時突破表皮外露,底部為灰黑色子座,大小187~290um,內具剛毛和分生孢子梗,大小9~18×3~5(um),分生孢子盤四周生剛毛,剛毛針狀,基部粗,頂端漸細,暗褐色,具隔膜l~3個,大小40~70×3~5(um)。
分生抱子梗短線狀,單根無色,大小9—19×3—3.5(um),頂生1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圓筒形或長橢圓形,兩端圓或一端略粗,直或稍彎,單腦無色,內具l空胞或多個顆粒,大小l0~2l×3~6(um)。厚垣孢子球形,淺褐色,具油球2—3個。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和子囊果在茶樹病部或土表落葉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越冬的子囊果產生子囊孢子,分生孢子盤也可產生分生孢子,遇水后發芽,由茶樹的表皮或傷口侵入,經5—18天潛育形成新病斑,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多次再侵染。一年四季,除寒冷的冬季以外,其余三季均見發病,其中高溫高濕的8月下旬~9月上旬為發病盛期。一般7~8月,旬均溫28℃以上,降雨量多于40mm,平均相對濕度高于80%易流行成災。氣溫15℃,潛育期13天,均溫20~24℃,10~13天,氣溫24℃,5~9天。生產上土層薄,根系發育不好或幼樹根系尚未發育成熟,夏季陽光直射,水分供應不勻,造成日灼斑后常引發該病。
此外茶園遭受凍害或采摘過度、蟲害嚴重易發病。臺刈、密度過大及扦插茶園發病重。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如云南大葉種、福建水仙、廣東水仙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建茶園時選擇適宜的地形、地勢和土壤。(2)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如龍井、福鼎、臺茶13號、毛蟹、清明早、瑞安白毛茶、鐵觀音、福鼎白毫、藤茶、梅占、龍井群體種等較抗病。(3)秋茶采完后及時清除地面落葉并進行冬耕,把病葉埋入土中,減少下年菌源。(4)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生物活性有機肥或茶樹專用肥提高茶樹抗病力。(5)加強茶園管理,做好防凍、抗旱和治蟲工作,及時清除園中雜草。(6)初夏氣溫突然升高,成葉、老葉罹病率10%~15%或葉罹病率44%或病情指數3.77時,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一9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順天星1號)600倍液(北京市順義縣農藥廠)、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多抗霉素水劑或慶豐霉素100mg/kg(7)非采摘茶園可噴灑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