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第七章茶的逸事中,摘錄北魏張揖所著廣雅一文:「荊巴之間,采茶葉為餅狀……。」由上可知唐以前的茶葉是做成餅狀的團茶。關于團茶的制茶過程及使用器具,陸羽分成采、蒸、搗、拍、焙、穿、藏等七個步驟。
采茶 -> 蒸茶 -> 搗茶 -> 拍茶 -> 焙茶 -> 穿茶 -> 藏茶
采茶
茶葉的采摘約在二、三月間,且必定要在晴天才可摘采,而茶芽的選擇以茶樹上端長得挺拔的葉為佳。當時無采茶工人,茶師通常是自己背著茶籠上山采茶,而好品質的茶樹多野生于奇巖峭壁上,所以他們為了采得佳茗,難免經常要跋山涉水,承受體力的勞累。
蒸茶
采回鮮葉放在木制或瓦制的甑(蒸籠)中,甑又放在釜上,釜中加水置于上,甑內擺放一層竹皮做成的箄,茶菁平攤其上,蒸熟后將箄取出即可。
搗茶
茶菁既已蒸熟,趁其未涼前盡速放入杵臼中搗爛,搗得愈細愈好,之后將茶泥倒入多以鐵制的茶模中。由于模子有圓、方、花形,因此團茶的形狀有很多種。
拍茶
茶模下置襜布,襜下放石承,承一半埋入土中,使模固定而不滑動。茶泥傾入模后須加以拍擊,使其結構緊密堅實而不留縫隙。待茶完全凝固,拉起襜布即可輕易取出,然后便換下一批。凝固的團茶水份并未干燥,先置芘茉上透干。
焙茶
掠干后的團茶先用棨(錐刀)挖洞,再用竹撲將已干的茶穴打通,最后用一根細竹棒將一塊塊的團茶串起來,放在棚(木架)上焙干。團茶水份若未干,便易發霉敗壞,難以存藏,故須焙干以利收藏。
穿茶
培干的團茶分斤兩貫串,因團茶中間有孔穴,故可竹或縫合谷皮穿成一串,較利于運銷。
藏茶
如果團茶收藏不當,茶味將大受影響。育器是用來貯藏茶的工具,它以竹片編成,四周并糊上紙,中間設有埋藏熱灰的裝置,可常保溫熱,在梅雨季節時可燃燒加溫,防止濕氣霉壞團茶。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恫杞洝贩莾H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斗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并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辟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致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 、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