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飲料熱銷。在市場上熱賣的茶飲品,因其免沖泡、口感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占據市場較大份額的主要是康師傅、統一、雀巢三大品牌。調味茶飲料種類繁多,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茉莉花茶、麥茶、奶茶等。
看著這些花樣繁多的茶飲料,相信每個消費者都有疑問:這些茶飲料和我們自己動手沖泡的茶湯是否相同?營養價值有沒有打折?常飲是不是健康?
茶多酚含量有標準 茶飲料多數不達標
茶的藥效成分與營養素主要是生物堿、茶多酚、維生素等。其中的茶多酚因具有抗輻射、抗衰老、抑制癌細胞、消毒殺菌的獨特作用而備受推崇,可謂是茶的精髓所在。
《茶飲料》國家標準(GB/T21733-2008)對茶飲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作出了嚴格規定:要求茶飲料中茶多酚的含量應為300mg/kg,其中綠茶茶多酚含量應500mg/kg,烏龍茶的茶多酚含量400mg/kg;調味茶飲料如碳酸類茶飲料,僅要求茶多酚100mg/kg;茶多酚含量低于這個標準,則只能被歸為茶味飲料類。
記者仔細閱讀全部茶飲料包裝后發現,多數茶飲料都依據食品營養成分標準標注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鈉含量,但只有雀巢“原葉”系列和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兩種茶飲料標注出了茶多酚含量。“東方樹葉”紅茶、茉莉花茶、綠茶三種茶飲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別大于等于180mg/kg、280mg/kg、480mg/kg。雀巢翠縷綠茶的包裝上則標注其茶多酚含量不少于200mg/kg。有些茶飲料僅僅用廣告語形式標榜其含有茶多酚,或其制作工藝可以降低茶多酚的流失。其他品牌在售的茶飲料均不見“茶多酚”三個字的蹤影。
業內人士指出,茶多酚易與茶飲料添加的香精中的生物堿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茶飲料的色澤。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往往要處理掉一定量的茶多酚。經過多道工序的制作,茶飲料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等營養物往往所剩無幾。業內人士提醒,購買一瓶相對健康的茶飲料,要多關注茶多酚含量。
茶飲料必含添加劑 不如自己沖泡
正在給孩子選購茶飲料的李先生說:“茶飲料比紅紅綠綠的果汁健康多了,沒有那么多色素、防腐劑。”但是這些看起來顏色通透的棕色液體,真的如想象中健康、無添加劑?
記者發現,市面上的茶飲料包裝上對調制方法就有明確標識,有些是采用茶粉勾兌,有些則是茶味濃縮液調配,有些則標榜“原葉沖泡”“100%茶葉自然抽出”。茶粉勾兌飲料價位在1.9元左右,濃縮液調配的則是2.8元左右,標價3.3元的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包裝上明顯注明“絕不使用茶粉,無人造香料”。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廣告語是否真實,其可信度有待商榷。此外,生產商會在茶里添加一些香精,讓口感更接近手泡茶。調味茶飲料和手泡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茶飲料的配料表里都有食品添加劑一項,包括了維生素C、碳酸氫鈉、抗壞血酸鈉、D-抗異壞血酸鈉、六偏磷酸鈉、檸檬酸鈉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添加劑主要用于保鮮、防腐,使液體色澤亮麗。但因為有些添加劑本身帶有苦澀味,在配方時生產商往往會加入大量的糖分調節口味。經過一道道工序,茶飲料早就與原來沖泡的茶湯相差十萬八千里。加之制作成灌裝茶飲料,防腐劑、保鮮劑等添加劑更是難以免去了。因此,茶飲品因為含糖高,并不能解渴;含添加劑多,并不一定健康。茶飲料的營養價值并不高,不如自己沖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