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眾生活水平和需求的提升,承載著傳統文化內涵茶飲也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從特色的農產品走向成熟的茶產業,中國茶亮點頻出,正在煥發著新的生機。
茶業扶貧點亮新生活
近幾年,茶產業通過日益成熟的規劃發展,已成為助農增收的致富產業、生態產業,點亮了萬千茶農的幸福生活。
例如茶園面積位居全國首位的貴州省。早在2017年,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便印發了《貴州省發展茶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2018年作為目標實現的中心環節,不僅要助力2019年實現面積600萬畝、產量45萬噸的宏偉目標,更要助推產值屆時達到500億元,累計帶動56萬農戶脫貧致富。
從貴州放眼全國,安徽省石臺縣辦起了職業農民生產經營型茶葉專業培訓班,預計將于今年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西北最大產茶基地的陜西省西鄉縣,要在新一年依托千畝茶園,打造生態旅游景區,探索致富新路子;盛產中國十大名茶廬山云霧的江西省,更是力爭在2018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因茶致富的產業大軍已在路上。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朱仲海表示,茶業扶貧不是以完成任務為導向的短期行為,而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長期工作。只有將扶貧與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將扶貧定位于整個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確保茶農收入的長期持續穩定增長,才能保證脫貧不返貧。
據統計,當前全國已有100多個縣開展了2045個茶業扶貧項目,投入專項扶貧資金12.6億元,脫貧人口77萬人,并建立535個村級茶業扶貧示范點。
茶鄉旅游邁向新征程
清新自然的空氣,萬畝綠濤的茶海,2018年,茶鄉的生態優勢與當地的風土人文融合,正在將消費者引向這片色香味俱全的“世外桃源”。
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點頭鎮,作為住建部擬認定的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在2018年積極打造產業特色明顯、地方文化獨特、生態環境優美的白茶小鎮。屆時,更加完備的茶道體驗旅游與更為先進的茶青交易管理示范基地交相輝映,將最具白茶韻味的特色,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的云南省,作為全國重點產茶省,也在由政府出臺的茶產業規劃文件中。從2018年起,云南將加快推動茶產業與特色旅游、民族風情文化等第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茶旅一體化發展的發力首年。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5個以茶葉為主題的休閑觀光園區、10條茶文化精品旅游線路,建設100個秀美茶園、美麗茶鄉村。
隨之帶來的,將是茶旅模式的不斷創新:生態茶旅、休閑茶旅、養生茶旅、修行茶旅、親子式茶旅、游學式茶旅,日益豐富的體驗,將成為滿足不同層面、不同類別的新的旅游消費業態。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秘書長魏有說,茶鄉旅游既是新型經濟業態,也是傳統文化業態的傳承和復活。其發展有利于茶文化、茶民俗和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展現和傳播茶鄉生態文明的窗口。
在消費者不斷追求休閑式旅游、度假化旅游、精品化旅游的前提下,茶鄉旅游將迎來快速發展。茶產區也將更加重視茶鄉旅游,各部門推進茶旅工作的局面正在形成,茶旅產業發展將步入快車道。
茶鄉旅游的產業模式也將發生變化,將從簡單的“茶+旅游”發展到“茶鄉旅游+”,將多樣性、立體化的元素融合到茶鄉旅游中,實現從單一到多樣化的發展,構建茶鄉旅游產品新的生態圈。
茶飲飄香健康新時代
泡茶先洗茶,第一泡要倒掉。在企業積極建設生態有機茶園,打造干凈茶、放心茶的大環境下,這類需要“洗”的產品或將越來越少。中國茶將積極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飲者的身心傳遞正能量。
質量安全是茶產業發展的底線,也是需日益提升標準的重要議題。從2018年起,云南省將開展普洱茶標準體系制(修)訂工作,逐步實現全省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服務體系,多措并舉,為全國茶產業樹立質量安全典范。
茶飲之路,始于健康,又在它的指引下銳意創新,延伸為健康用品走進百姓生活。從溫暖人們味蕾的飲品,到化身面霜滋潤人們的皮膚;化身復合板,節約資源、凈化環境;化身茶口罩,抵御霧霾的侵襲……由健康中國茶引領的系列產品,不僅在2018年持續升級,讓國內消費者倍感驚喜的同時,也會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以更加優質的形象,進軍國際舞臺。
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屠幼英講,茶作為世界上最早的藥食兩用植物,一直為世人所用,其飲茶文化與科學的雙重性質形成了茶的特質,非一般植物可比。
喝茶、飲茶、用茶、玩茶、吃茶和事茶六茶共舞,其產品也將于2019年繼續迭代升級,例如茶含片、茶樹花肥皂、面膜、茶洗頭液、護發素等,為提升人們美好生活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