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扶貧產業正給貧困地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調研發現,一些地方在發展扶貧產業過程中刮起了“人情風”:一些瓜果養殖等特色產業,存在“人情送禮”行為;部分地方以“人情”或者幫助擴大品牌的名義,向前來學習、考察、調研的工作人員贈送“扶貧特色產品”。
“輕量化”扶貧產業 送禮成常態
中部某國家級貧困縣的一個山區鄉鎮,采取“企業+村民”的發展模式,以種植茶葉作為當地脫貧主打產業。引進的一家外地企業負責投資建設種茶、制茶基地,當地村民和貧困戶通過栽培和采摘茶葉獲得收入,企業所獲收入除去成本外,部分利潤還將用于村里公益事業和貧困戶分紅。
該制茶企業一位負責人給我們粗略算了一筆賬:2017年上半年該基地開始栽培特色茶苗,當年實現產茶,年底共產茶3000斤左右,但企業最終只賣出2000斤左右。
“剩余1000斤左右的茶葉,不是沒人要,而是被作為‘人情往來’送掉了。”該制茶企業負責人說,按照人情常理,一些同行、協會或者一些單位,前來參觀、學習、考察、視察,特別是第一次來的人,離開的時候,作為“主人”總得表示一下,每次數量雖然不會太多,但每人一包或兩包茶葉肯定跑不掉,累積下來就不簡單了。
同樣是種茶的一位合作社負責人坦言,他們也經常送茶葉出去,特別是一些領導前去調研考察的話,肯定也會贈送一點,至于收不收是對方的事。“反正多少都得送一點,除非你不開廠了,就不會送了。”
我們發現,類似現象并非少數,尤其是在“輕量化”的扶貧產業中,例如瓜果茶葉等種植類產業和雞鴨等養殖類產業中較為普遍。華南某省一家柑橘產業合作社負責人說,柑橘成熟的時候,前來考察的人也就多了,考察結束后,東道主會給回去的人帶一點柑橘;番薯、辣椒等扶貧產業中也存在類似現象。
一名村干部告訴我們,去年為了招待一行幾十人的觀摩團,村里提前到大棚里采摘,精心準備好兩大桶瓜果供觀摩團考察時品嘗。離開時,村里還特意搬幾箱到車上讓觀摩團帶走。“這點東西也不值幾個錢,上級部門給我們帶來了脫貧致富的扶貧項目,我們都很感謝,想借機表示一下。”
人情、宣傳、推廣等成主要理由
“不送不好意思啊。客人來了,出于禮貌也總得帶點東西回去吧,茶葉就是我們的土特產品。”上述中部省份這名制茶企業負責人坦言,這是基本的人情往來,只想把客人招待好,不能算是賄賂或送禮。
部分扶貧產業負責人向我們透露,送扶貧產品也有另一層考量,就是想借此機會宣傳當地的產品,為擴大市場做推廣。“有些人喝了茶葉以后感覺很好,可能會推薦給親朋好友購買,這樣也是一種潛在的宣傳手段,就像一些店鋪也會有送禮品推銷的活動。”一名合作社負責人說,產業扶貧不能單純依賴政策,最終是要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在優勝劣汰的氛圍下,提升知名度非常重要。
某些扶貧產業負責人表示,有時送禮也是無奈之舉。一些領導雖然不直接開口,但會以玩笑的方式給出某種暗示,不知是真是假,面對這種情況就不得不有所表示了。一些貧困村“兩委”成員還擔心,上級部門來參觀、考察,沒點兒表示的話,很容易得罪相關部門,以后在扶貧項目配套和支持上可能會遇到麻煩,不如花點小錢送點土特產。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一些干部借考察、參觀、學習之名去貧困地區,實際上對他們富有吸引力的,除了湖光山色之外,還有當地的土特產。
強產品 重廉潔
“領導干部如果收受這些禮品,就違反了八項規定精神。”莊德水建議,要加強干部廉政教育,明確領導干部去考察調研,是了解實際情況,真正為老百姓干實事,而不能隨意收受當地土特產。
東部一位基層干部認為,領導干部考察扶貧產業時,如果覺得當地的農產品很好,可以自己花錢購買,或者幫忙找銷路,這才是真正幫助當地宣傳、幫助農民增收。該干部還提醒,部分干部切不可抱有“土特產不值錢,吃點拿點也沒人知道”的僥幸心理,否則很容易沾染吃拿卡要的惡習。
“在產業扶貧創業期,送禮這種推廣手法無可厚非,但靠此創業做法,并不能保持這些產業的可持續。”莊德水說,作為人情贈送的一方,應該將精力放在練好基本內功上,只有把產品做好,才會有好口碑。重要的是要打出這些瓜果蔬菜產業的特色,真正把它們推向市場,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