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味淡然,兩泡味初濃,三泡五泡是佳境,六泡七泡味依然,八泡九泡有余香。常喝綠茶的人都知道,一般的沖泡水溫是80-85度,而產自山東省膠州市九龍鎮的“玉春茶”的適泡水溫卻是90-95度。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九泡有余香”又為何“隱于市”卻只接受預定?
種茶有故事
15年前,膠州九龍辦事處新民村村民隋永濤到福建出差,看到當地茶農因種植茶園發家致富,于是萌生了種植茶葉的念頭。說干就干,隋永濤承包了村里退耕還林的三百畝嶺地。經過去福建、湖南、貴州和浙江等地實地考察后,他引種了“無性系”國家級良種“龍井43號”和“龍井長葉”。
2007年,由于缺乏種植和管理經驗,生長在南方的茶葉到了膠州水土不服,他引種的茶樹幾乎全軍覆沒。“那段時間讓我很苦惱,但是我認為我干的事沒錯,肯定是技術方面出了問題,我看了很多的專業書籍,也嘗試著多方求教”,隋永濤說。2009年秋季,隋永濤參加了膠州市農業局組織的赴青島農業大學集中培訓。就是這個培訓班上,他認識了青島農業大學茶業研究所教授丁兆堂。“我覺得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許多問題豁然開朗,丁教授平時忙,我有時候就帶著問題上門請教”。通過和丁教授交流,他感覺自己的轉機來了。后期,在丁教授和中國農科院茶業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他開始了第二次種植。經過多年的辛勞付出和不懈努力,這些茶樹于2014年春天開始采摘上市。
茶園有講究
走進膠州玉春園茶園,茶樹地里雜草層生,旁邊還有一排排黑松,跟我們印象中的茶園迥然不同。隋永濤說,出產上品的茶葉一般要具備三個優勢,一是水土好,二是種質好,三是管理好,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摸索,我們最終確定了“松茶間作”、“以草養茶”的生態種茶模式。
記者了解到,由于長江以內空氣濕度小,茶園里的黑松可以降低風速,為茶樹防風、保濕、保溫,黑松產生的松油散發氣味,有驅蟲作用,掉落的大量松針也為土地提供了養分。茶樹間自然生長的雜草,既為害蟲提供了食物,長高以后又可以粉碎當做土地肥料,增加土地養分的同時,也為生態鏈條的最基層提供了保障。
有了生態種養模式,隋永濤逐漸完善茶園的基礎設施,鋪設了1000多米的水泥路,開挖了大口井、塘壩,建起了炒茶車間、沼氣池,還引進了節水灌溉,辦事處幫著配置了殺蟲燈,使得茶園步入了生態、綠色、高效的發展道路。
茶葉有品質
“‘九泡有余香’這幾句話是丁教授說的,他非常肯定咱們的茶葉的品質”,隋永濤說。更讓他有底氣的是,他的茶葉一直以青島區域內高端客戶為主,盡管價格每斤在千元以上,憑借口口相傳的優良品質,每年供不應求,并且只接受預定。
玉春園茶園位于新民村西面嶺地上,經專業機構檢測,土壤為微酸性,含沙礫多,適合種植茶樹。嶺上有天然泉水,甘甜清冽,周邊溝深林密,沒有工礦企業。記者采訪時,幾名女工正在茶樹忙著采摘茶葉。隋永濤介紹說,我們茶園引種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無性系”國家級良種“龍井43號”和“龍井長葉”,茶樹苗引栽后,至少要五年后才少量采摘,從采摘到炒制,我們全程手工,所以茶葉品質特別好。
目前,“玉春茶”只在園區內銷售,每年的頭茬春茶能賣到每斤6000元。隋永濤說,由于我們是生態模式種植,茶葉的產量較低,春茶產量更低,我們也不會走批量生產的路子,也不會有華麗的包裝,就是要回歸茶葉的本真,老老實實做好“玉春茶”這個牌子,讓客戶喝到真正的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