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普洱市思茅區作為2017年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遵循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理念,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步伐,進一步把茶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實現節本增效、提質增效,從源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優勢明顯
有機施肥更生態
素有“綠海明珠”“林中之城”美譽的思茅區歷史上是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茶葉種植生產歷史悠久,傳統茶園管理中,遵循節氣。普洱市思茅區自古以來就有施堆肥、漚肥等農家肥的習慣。如今,思茅區畜牧養殖業已成規模,有機肥原料資源充足,為茶葉生產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近日,云南省農業廳土壤肥料工作站(以下簡稱省土肥站)的領導、農業技術專家及思茅區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局負責人到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實地觀摩指導思茅區2017年茶葉生產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項目,并對高山茶園專業合作社的100余戶農戶進行現場培訓。
“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核心基地4000畝茶園里,用彩旗隔離出來的就是肥效對照試驗區,同時我們還建立了生產基地監測試驗點和投入品臺賬。通過布點監測、數據跟蹤,預計明年有機肥替代化肥帶來的‘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的效果就能顯現出來了。”思茅區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局農藝師陳平介紹說。
據了解,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項目是根據農業部《關于印發〈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的通知》和省農業廳《云南省2017年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要求,以大力推進茶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茶葉質量效益提升為目標,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及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加快有機肥替代化肥,形成示范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生產運營模式,創建知名茶葉品牌,逐步構建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長效機制。目前,思茅區茶企、茶農在“三品一標”認證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已經建成投產2家有機肥生產企業。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思茅區將建成1座年產1.3萬噸集約化有機肥生產廠,6座年產300噸小型堆漚制肥場,年產高效優質有機肥總量將達到1.48萬噸。
示范帶動
施肥增效又提質
據了解,今年2月思茅區政府成立2017年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創建領導小組。通過對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摸底,擇優選取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有機肥替代化肥新型實施主體——普洱董氏兄弟茶園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和高山茶園專業合作社。該項目在思茅區南屏鎮建設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園1.7萬畝,輻射帶動茶園10萬畝,主要輻射南屏鎮、倚象鎮、六順鎮、思茅鎮、思茅港鎮5個鄉(鎮),直接惠及茶農1.05萬戶。
為了進一步做好高標準的有機茶園建設工作,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有機茶生產要求,增施有機肥保持提升有機茶質量和產量,每畝每年平均施用1500公斤有機肥。建成了有機肥發酵場1560平方米,年加工有機肥能力為2000噸,并計劃在此基礎上擴建3000平方米有機肥集中生產廠房及生產線。
以有機茶種植、加工為主的普洱市原生茶業有限公司2600畝茶園基地雖然已獲得歐盟和美國有機認證,但產量低每畝只能達到77公斤,需要通過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提升有機茶質量和產量,每畝茶園增施有機肥1000公斤,施肥后力爭畝產達到120公斤,單產增加50公斤,同時茶樹增加營養逐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減少生物藥防蟲,達到生態有機狀態。
思茅區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項目實施后,示范區土壤質量明顯提升,經第三方檢測,有機質含量平均提高5%,達到0.72%。原有無公害食品標準的10000畝合作社茶園,通過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方式,將實現化肥減量15%。
思茅區通過實施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鼓勵農民采取秸稈還田、生草覆蓋、種植綠肥等措施,減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肥力結構,降低生產成本,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實現茶葉產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