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鳳岡大地,處處可以聞到茶葉的清香;日趨完善的公路,將一片又一片綠意盎然的茶園有機聯結,構成一個個茶海里的迷宮;冬去春來,寒來署往,時時處處可見茶人忙碌的身影,幸福的笑聲回蕩在鋅硒茶鄉大地。
自國家扶貧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作為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鳳岡,切實將產業扶貧抓到實處。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給群眾增加了收入,帶來了實惠,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鳳岡現有茶園50萬畝,涉及全縣14個鄉鎮70個村居。2017年投產茶園40萬畝,總產量達到4.5萬噸,產值35億元,綜合產值60億元,直接帶動6.3萬戶20余萬人從事茶產業相關的工作,其中2萬余戶貧困戶因種茶、采茶、制茶而致富,戶均增收2500元左右。
產業帶動 助力脫貧增收
“養豬為過年、養牛為種田、養雞為了鹽巴錢”是鳳岡群眾以往的生活方式。要脫貧致富,產業支撐是關鍵。鳳岡縣委縣政府結合土地資源、氣候條件實際,經深入調研,確立了“以茶富民,以茶興縣,以茶揚縣,以茶奔小康”和“人均1畝茶”的發展目標,用茶產業推動大扶貧戰略落地。
“目標確定了,一屆接著一屆干,越干越讓我們認識到,發展茶產業是加快群眾脫貧致富的一條出路。”鳳岡縣委書記廖其剛說。
茶葉改變鳳岡。經過十余年的努力,昔日默默無聞的西部小縣城,因茶而聲名鵲起,因茶而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生態發展之路。
何壩鎮凌云村村民劉建華夫婦均為殘疾,女兒在畢節學院讀大二,全家系低保貧困戶。幾年前,凌云村茶葉還沒有進入盛產期,陳天映在別人的介紹下,到核桃壩、永興等地采摘茶青,看到了發展茶葉的好處后,回來便種植了兩畝茶葉。陳天映介紹說:“兩畝茶園,成林的1畝,收入4000元是沒問題的,加上給別人采摘茶青,維持日常開支完全不成問題。”今年,該戶在原房屋的頂上又新建了一層,投入5萬元。該戶的算賬確認表表明,2017年家庭收入17501元,其中自家茶園收入4900元,采茶務工收入6200元,茶葉收入成了家庭經濟收入的主體。
據了解,凌云村現有貧困戶132戶,累計種茶200多畝;脫貧戶99戶,其中通過種植茶脫貧的有83戶;“總體來看,在今年的貧困戶收入算賬中,種茶葉的戶均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沒種茶葉的,收入都相對較低。”凌云村總支書記介紹。
永安鎮田壩村是鳳岡茶產業的龍頭,這里出產的鋅硒有機茶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并通過了歐盟481項檢測指標出口歐洲,同時打開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市場。這里的農民種茶有收入、采收有收入、制茶有收入,在茶園景區開辦農家樂也有收入。據統計,在該村2125戶農戶中,擁有千萬元以上資產的達6戶,百萬元以上資產的達200余戶,農民擁有家庭轎車600余輛,早已實現了戶戶通公路、家家奔小康。
產業致富,說起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要真正讓產業落地,尤其是讓農民群眾主動接受一項產業,絕非易事。2003年以來,鳳岡累計出臺茶葉優惠政策文件20余份,平均每年整合資金投入茶產業發展超過3000萬元,涉及基地建設、生產加工、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多個環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大力實施“八大轉型”工程,全力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鳳岡通過茶產業項目,帶動整合各類項目資金6億元,社會資金20億元以上,完成產業路400公里,解決了2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保障了農村用電需求,農村通訊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光纖網絡全面普及,移動電話惠及農村每個家庭,建設黔北民居12000余棟,建設小康房800棟,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企業助推 著力提質增效
2017年,鳳岡鋅硒茶專賣店新增15間,累計達到260間;新增網店5家,累計達到65家;新增5家出口企業,累計達到9家,全年共計出口茶葉2900噸,出口金額達到3.5億元。
“茶葉出口量的增加,解決了銷售的問題,對茶農、茶企來說都是好事。2016年簽訂出口茶葉訂單200噸,今年達2900噸,在這幾何倍數增長的背后主要得益于茶葉質量安全常抓不懈和優良品質得到消費者認可以及企業的多元化渠道拓展助推。”鳳岡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汪孝濤說。
近年來,鳳岡積極探索“公司+黨建+合作社+茶農”的發展模式,確保茶葉質量,擴大銷售額度,創建自己的品牌,提升鳳岡茶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貴州鳳岡盤云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做出口茶葉為主的茶企,2017年出口干茶6萬多斤,銷售額360余萬元。“盤云今年能有這么好的效果,主要得益于與我們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我們專業合作社的茶葉能出口,也得益于與他們的合作。”鳳岡縣云露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成華說。
據了解,貴州鳳岡盤云茶業有限公司和鳳岡縣云露茶葉專業合作社均始建于2007年,起初,公司與合作社各干各的。在經營過程中,各自都出現了銷與產的短板,合作社因沒有專門的銷售團隊而導致產品積壓,公司因生產環節的管理跟不上而導致產品質量上不去。“經過近幾年的磨合,我們成功聯手”。李成華說,“現在合作社把握質量,特別是農殘,公司則負責銷售,大家都得到了實惠,尤其是茶農,他們得到的遠比前兩年多得多”。
據統計,鳳岡縣云露茶葉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16人,累計擁有茶園7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群眾40多戶種茶。該合作社常年可解決150余人的就業,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
黔雨枝生態茶業有限公司今年出口成品茶近120噸,產值4000多萬元。據公司負責人任斌介紹,茶葉收益的多少,關鍵看下樹率,以前的茶主要采春茶,夏末和秋季的茶就留在樹上,造成了極大浪費,同時對茶樹的生長也不利,現在做出口茶,7至9月的茶一樣值錢,單是秋茶每畝可增加收入2000元。為實施標準化茶園管理,今年公司免費向基地的900多戶茶農,其中貧困戶261戶,發放有機肥80噸,價值10余萬元。當前,公司正集中精力指導茶農蓬面修剪、施肥和冬管。
“公司的引領和技術指導,有力促進了茶園的標準化管理,為茶農的增收提供了保障,下步將繼續指導各地成立專業合作社,嚴把質量關,特別是肥料和農藥的控制,為茶葉出口保駕護航。”鳳岡縣茶葉中心副主任吳亮說。
據了解,自全縣脫貧攻堅大決戰打響以來,鳳岡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按照“企業+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指導建立起企業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企業與貧困戶簽訂脫貧協議書,每個有基地的茶企在實施茶園冬管用工時優先建檔立卡貧困戶,嚴格執行“三優兩免”扶貧制度,即用工時優先聘用企業加工區域內的貧困茶農、優先收購加工區域內貧困茶農交售的茶青、加工區域內貧困茶農的茶青上浮5%優價收購和免費提供技術、免費提供農藥。截至目前,茶企業累計幫扶建檔立卡貧困茶農6463人,免費提供肥料、農藥等物資價值1000余萬元;同時,茶企參與全縣脫貧攻堅捐款100余萬元,43家規模企業還參與了“百企聯村幫戶”行動,定點幫扶了43個村。
茶人奉獻 竭力打造品牌
品牌是效應和收益。一個品牌的打造,需要時間和多方的合力。
推開鳳岡茶葉的榮譽殿堂,一個個耀眼的榮譽牌讓你讀懂鳳岡茶葉的含金量,“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中國十大最美茶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 “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貴州十大名茶”“貴州三大名茶”等等。“鳳岡鋅硒茶”公共品牌成功申報為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鳳岡鋅硒茶”亮相米蘭世博會,榮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累計獲得各類獎項76個(其中:金獎57個、銀獎19個)。2017年,鳳岡鋅硒茶進入中國茶葉博物館館藏,被列入首批100個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名單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在2017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鳳岡鋅硒茶”品牌價值13.53億元,全國排名第45位,被評為“全國最具品牌發展力”品牌。在這些榮譽牌的背后,有無數茶人的艱辛付出與努力。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鳳岡茶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從2003年開始,每年以3-5萬畝的速度推進茶園基地建設,茶園面積就從最初不足3萬畝發展到50萬畝,茶葉基地遍布全縣14個鄉鎮,受益人數達20余萬人。全縣茶葉面積、產量、產值排名擠入全省前列,茶產業已成為鳳岡縣重要的農業支柱產業。
質量是產品的立身之本,過硬的質量才能永久立足于不敗之地,扶貧的效果才能持久的發揮。為提高茶葉質量和安全水平,讓消費者放心,鳳岡著力加快推進無害化生產,積極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完成茶園無公害認證34.3萬畝,有機認證5.18萬畝。積極開展綠色防控。建成永安鎮、綏陽鎮茶樹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2個,示范面積5萬畝,輻射全縣50萬畝茶園。開展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野鹿蓋、仙人嶺、浪竹等30家茶葉企業進入“貴州省質量安全云服務平臺”上線運行,14家茶葉企業實施二維碼、有機碼追溯,20家茶葉企業進入新華數訊云平臺實施質量追溯。積極推進茶葉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建設。創建的“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連續三年通過國家級復檢,“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通過國家級復檢,進一步鞏固了創建成果。
茶葉與文化、旅游的有機結合增強了扶貧戰略的后勁。田壩生態有機茶生產示范園區、太極生態養生園和瑪瑙山茶旅景區等茶旅景區的成功創建,延伸了茶產業的扶貧效應。《龍鳳茶緣》《龍鳳茶苑》等茶文化叢書,為人們認識、了解和愛上鳳岡茶,搭建了平臺。春茶開采節、中秋品茗聯誼會等系列文化活動持續舉辦,讓茶文化氛圍日漸濃厚。積極開展古茶樹普查和保護工作,蜂巖、何壩、龍泉、石徑等10個鄉鎮發現古茶樹群落,彌補了我縣無古茶樹的空白。
茶產業的發展,使鳳岡在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荒山野嶺變成了群眾發家致富的茶園,青山變金山,狹窄的泥巴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電腦、摩托車、轎車等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群眾面貌精神振奮、笑語聲聲……
茶產業助推精準扶貧不僅為鳳岡這塊厚重的黃土地帶來了真金白銀,更為之加注了不斷向前的推動力量,增加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使得鳳岡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一路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