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靠摘茶葉、除雜草,我都差不多有1萬元的收入。”花明樓鎮楊林橋村金盆云霧茶葉專業合作社村民羅季平一邊除雜草一邊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據該社負責人姜從春介紹,在楊林橋村像羅季平一樣在合作社工作的貧困戶有近100人,通過在合作社工作,村民們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
貧困戶最高年收入近2萬
走近茶廠,高山之上,云霧之中,成片的茶樹映入眼簾,山丘此起彼伏,大大小小地塊里的茶樹一片蒼翠,幾位茶農正在地塊間除雜草。
據姜從春介紹,合作社共有1200余畝茶葉地,每年的銷量達5萬噸,年營業額超500萬元,而茶葉采摘工作基本由當地村民完成。因為采茶有季節性,因而采茶工作人有70%是臨時工。
不過,在采茶人員的選擇上合作社有明顯的傾向性,主要是重點優先當地貧困戶。姜從春說,每年的采茶從正月中旬開始,直至當年九月采茶工作才算結束。為了幫助當地貧困戶,采茶工作基本交由他們完成,為保證采茶質量,在正式采茶前會對其進行技能培訓。
“基本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姜從春說,在合作社的工作按工計算報酬,一個工就是100元。在合作社的貧困戶中通過采茶、施肥、除草等工作每年收入最低的也有5000元左右,最高的有近兩萬元。
“我們也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姜從春感嘆說,在合作社工作的貧困戶的平均年齡有50多歲,有些貧困戶因為自身身體原因勞動能力下降,雖然會降低工作效率,但采茶工作并不需要強體力勞動,還可以幫助貧困戶盡快脫貧。
種茶制茶成為致富產業
今年57歲的羅季平長期在合作社工作,兒子的不幸因病離世讓他很是悲痛,留下5歲大的孫子需要撫養,壓力可想而知。年近花甲的他已經沒有再出遠門務工的想法,目前在合作社負責除雜草、采茶,每天工作8小時左右。“挺自由的。”羅季平說,合作社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離家近,每天還可以抽出時間照顧家人,另外農忙時間還可以做自家農活。
“帶領村民致富,特別是幫助貧困戶脫貧是合作社的一大愿望。”姜從春說,目前茶產業已成為楊林橋村脫貧的一大產業,借著扶貧政策的東風,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一定可以摘掉“貧困”這頂帽子。
姜從春表示,今后還要增擴制茶廠房和增添現代化設備,同時大力發展電商;充分發掘山區資源,擬定達成園林式、花園式,為人們采茶、品茶、購茶與觀光旅游提供高雅、優美的場所,確保更大范圍發揮脫貧致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