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縣建成茶園面積20萬畝,培育規模生產企業20家以上,茶葉年產量2萬噸,茶葉產業綜合產值超過25億元,農民人均茶葉收入達到5550元。到2025年,茶農人均茶葉收入突破1萬元。”近日,三江侗族自治縣邀請自治區內外專家評審并通過《三江侗族自治縣茶葉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著力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摘掉貧困縣帽子。
柳州三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多地少,怎么辦?該縣充分利用所處經緯度為世界公認的“黃金產茶區”的優勢,把茶葉培育成脫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綠色文章”,讓滿山的綠葉變成真金白銀。全縣貧困人口從2000年的156500人降為2016年的73661人,茶葉產業幫助7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1 茶葉成為農業主導產業
三江茶葉成為農業主導產業后,茶園面積近年來以每年萬畝的規模增長。
1989年,八江鎮布央村村民開荒種茶,點燃了侗鄉大規模種植茶葉的“星星之火”。縣委、縣政府1996年把茶葉產業作為農業主要抓手;2002年把茶葉列入“四個一”工程;2007年整合各部門資金扶持茶葉產業,出臺《關于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決定》;2009年明確提出三江農業重點發展“兩茶一竹”產業;2012年提出重點加快“兩茶一竹”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步伐,明確加強茶葉公共品牌建設和管理,成功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創建“中國名茶之鄉”和“中國有機茶之鄉”;2014年出臺《三江縣關于加快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強茶葉種植、品種改良、技術培訓及質量管理工作,做大“三江春”區域性品牌。今年2月28日,中國三江茶城正式開業。
000年,全縣的茶園面積才3萬畝,如今擴大到17.1萬畝,茶葉產業成為農業增效、土地增產、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2 “公司+合作社+農戶”助力脫貧
茶葉作為脫貧產業,如何最大限度地讓以貧困戶為主的茶農受益?三江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經營模式。
2005年,郭朝陽辭去幼師工作,在老堡鄉東竹村承包90多畝土地種植茶葉,建立茶葉加工廠。她致富后不忘當地群眾,帶領他們種植高產值的茶葉,使該村茶園面積逐年遞增。2008年,她成立三江東竹茶葉生產專業合作社,與227戶茶葉種植戶抱團發展,走上“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茶葉發展新路。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施肥、統一修剪、統一采摘標準、統一加工,提高了茶葉品質。現在,全村無公害茶園面積達3000余畝,惠及茶農1000余戶。
在三江,像郭朝陽一樣聯合貧困戶發展茶葉產業而脫貧致富的事還有很多。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后安心種茶,不必擔心其他問題,收入穩定。目前,全縣有茶葉合作社125個、茶葉加工廠500多家。
“目前,我們種植茶葉每畝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每個貧困戶只要種植2畝茶葉,就能穩定脫貧。”近日,良口鄉和里村黨支書楊會光告訴筆者。
目前,全縣已形成村村種茶的局面,17.1萬畝茶園讓4.3萬名貧困人口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及相關產業,2016年讓18409人脫貧。
3 “茶葉+旅游”延長產業鏈
近幾年,隨著交通的日益完善,三江旅游產業在快速發展。如何讓茶葉在旅游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效益,帶動更多人就業?八江鎮布央村、獨峒鎮大塘坳、古宜鎮馬灣茶場等走出了“茶葉+旅游”的新路子。
“賓館去年9月開業以來,基本上天天客滿,客人還到茶園體驗采茶。”布央村村民吳榮標利用新村建設,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愛茶仕賓館”,靠賣茶和供客人住宿、吃飯增收。
“布央村現在有19家農家賓館、客房150多間,每天可留宿游客300人。桂三高速公路即將開通,茶旅融合將有更大市場。”布央村村民謝勛庭說。近年,該村以茶強村、以茶富民、以茶興旅,推出茶園觀日出、自助采茶加工、農家樂、百家宴等旅游項目,目前以茶園為主題正在打造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目前在三江,涉茶產業及從業人員多達25萬多人,年勞務收入超過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