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看花仙谷桃花,摘桃看桃新華紅桃;桃情桃福農民致富,游客游谷一生幸福……”如今在裕安區獅子崗鄉果農中廣為傳唱著這首產業脫貧幸福謠。
江淮嶺上瓜果香,綠色茶谷采摘忙。盛夏時節,位于茶谷沿線的裕安區獅子崗鄉又一次迎來了紅桃滿樹、桃香四溢的豐收年景,正在舉辦的裕安區桃花仙谷第二屆采摘節活動吸引著周邊群眾和市民前來觀光采摘,一派紅火喜人景象。如今,裕安區除獅子崗鄉近3萬畝桃產業基地外,江淮分水嶺上的其他鄉鎮300至500畝桃產業基地星羅棋布,種植桃子近10萬畝,初夏時節,桃子壓茬上市,前來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該區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桃鄉。
打造江淮果嶺,讓農民增收放心
江淮分水嶺地區易旱、缺水,土壤也不肥沃,傳統農業在分水嶺上前景不容樂觀。但分水嶺地區水源潔凈,降雨是從這里往長江或淮河“分流”,嶺上沒有大工業,無污染,是建立無公害基地、發展林業、種草養畜的絕佳境地。江淮分水嶺地區地處皖中腹地,涉及裕安區城南鎮、青山鄉、石板沖鄉、獅子崗鄉、江家店鎮、分路口鎮、徐集鎮、羅集鄉、小華山街道等9個鄉鎮、街,面積達到819平方公里,占裕安區總面積的43%,這也是六安茶谷裕安段的主場地,同樣也是該區致富增收、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把水留住、把樹種上、把路修通、把結構調優,促進農民增收。近幾年來,裕安區大力推進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特別是在市委、市政府推動“一谷一帶”戰略的帶動下,按照因地制宜、群眾自愿、政府扶持的原則,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嶺區森林覆蓋率由治理前的18%提升至現在的28%,嶺區實現大變樣。
“我領了500棵果樹苗,準備房前屋后和空閑地上栽,家門口的環境改善了,還能有收入,我們群眾積極性很高。”青山鄉銅山村村民廣業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告訴記者,這樣的扶貧簡單易行,成本和風險降到了最低,效益卻是明顯和長久的,十分接地氣。
今年初,在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該區出臺了關于做好大地增綠貧困戶增收的實施辦法,針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走訪的基礎上,鼓勵其參與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有條件的貧困戶原則上每戶每年在自家四旁空閑地栽植20棵以上經果樹,并納入林業“雙增”工程,給予每畝不少于300元的補助,并協助貧困戶與專業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采取“訂單林業+示范帶動”,由專業合作社提供苗木、技術,并負責產品回收。
瓜果飄香,茶谷常綠。除了傳統的桃子、板栗、草莓等本地傳統水果,一些種植大戶開始瞄準市場需求,錯位發展,一些原來不可能種植的“稀罕”水果品種也相繼亮相,為茶谷增綠添彩。對于香蕉、火龍果這些熱帶水果,市民雖然在市面上能買到,但通常都是由外地運輸到六安進行銷售。而在裕安區獨山鎮雙峰村的櫻花溪畔生態農莊,已開始試種香蕉、火龍果等熱帶水果,這既是種植大戶的市場競爭法寶,也是江淮分水嶺頭上的一道精彩風景。
仙桃脆、板栗香、草莓甜……如今,漫步裕安江淮地段,青山綠水,瓜果飄香。在打造“江淮果嶺”具體進程中,裕安區堅持接地氣、接政策、接龍頭、接科技、接高端、接前沿、接物流、接品牌,充分運用江淮分水嶺地區盛產各類優質果等自然資源優勢,更新發展觀念,倡導先進理念,積極探索走精品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不斷提升“江淮果嶺”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幸福果”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放心丸”。
辦好茶谷六節,讓旅游景點放彩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蒿子粑粑不僅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一代人沉淀在內心深處的鄉愁。今年3月25日,六安茶谷(裕安)第三屆蒿子粑粑民俗文化節在分路口鎮武陟山莊舉行,活動期間開幕式文藝匯演、蒿子粑粑現場制作大賽、送戲下鄉、登山賞桃花、休閑垂釣比賽、廣場舞大賽、油菜花海攝影等活動內容豐富而精彩,呈現了本地民俗文化精髓,也為大別山區特色產品提供了展示平臺。目前,六安茶谷(裕安)蒿子粑粑節已成為旅游節慶活動重要品牌,帶動了裕安鄉村旅游的發展。
茶草上下翻飛,陣陣綠茶飄香。4月21日,在位于裕安區的六安茶谷主題公園內,第七屆大別山區名優茶傳統工藝制作大賽暨六安茶谷第三屆開茶節(裕安)六安瓜片茶王賽成功舉辦,來自皖、豫兩省八縣區茶企參賽隊伍齊聚六安茶谷,共較制茶技藝,F場炒茶區,選手們按照傳承千年的綠茶烘炒技藝流程,嫻熟地將一筐筐綠茶鮮葉炒制成成茶精品,引得現場觀眾不住地贊嘆喝彩。
以茶為媒,作為茶谷的核心區,近年來,裕安區先后主辦和承辦了一系列活動,六安茶谷品牌深入人心,提升了裕安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從開茶節、茶谷桃花節、櫻花節、蒿子粑粑節、采摘節、漂流親水節,到大別山百公里毅行,再到環江淮萬人騎行大賽,你方唱罷我登場,“芝麻開花節節高”。
果嶺飄香,茶谷放歌。在茶谷建設實施中,該區立足資源優勢,將茶葉、毛竹、油茶、果蔬、生態有機魚等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休閑旅游、文化創意、健康養生融為一體,借助茶谷果嶺平臺,聚人氣,聚財氣,尤其注重發揮節慶活動的放大效應,形成獨具特色的節慶經濟,為旅游發展添景,為綠色發展助力,“生態茶谷”已成為助推裕安綠色發展的新引擎,茶谷綠道鄉愁走廊也已經成為六安眾多旅游線路中最火爆的一條。據初步統計,六安茶谷裕安段建設已幫助沿線兩萬名群眾實現就業,促進農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鄉村旅游直接就業人數達1萬人以上。
推進谷嶺融合,讓金色夢想放飛
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品牌效益,有效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江淮分水嶺地區農民增收致富,裕安區于日前正式啟動江淮果嶺項目建設。該區按照“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宜糧則糧、宜游則游”的產業發展原則,以獅子崗鄉3萬畝桃園、江家店鎮2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分路口鎮萬畝生態園林、獨山鎮萬畝油茶基地、石婆店鎮2萬畝森林林場等江淮分水嶺鄉鎮現有農業產業為基礎,由林業部門牽頭深入調研,組織專家高標準規劃,突出一鎮一特色、一點一品位,在茶谷沿線50公里范圍內重點發展各類經濟林果,配套發展苗木花卉產業,建設生態旅游休閑、拓展訓練體驗基地以及科研培訓功能區、健康養生功能區等,著力推進農旅融合,發展現代特色休閑農業。
為了促進茶谷果嶺融合發展,突出茶葉主題,帶動江淮果嶺項目,借“船”出海,實現果嶺建設與茶谷建設相得益彰。該區近期又專門組織由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的考察團赴合肥等地考察調研,編制規劃,拉長產業鏈條,形成拳頭效應,力爭在栽種位置、生產方式上接地氣;在選種、采摘、儲存上接科技;在運輸途徑、競爭手段上接物流;在擴大規模、集約經營上接龍頭;在營銷策略、抵抗風險上接市場;在鼓勵發展、得到扶持上接政策;在深度加工、品質提升上接高端;在穩定市場、可持續發展上接品牌,努力通過2-3年時間把境內江淮分水嶺打造成特色產業果嶺、休閑觀光果嶺、生態養生果嶺、區域經濟果嶺、增收致富果嶺。
“六安茶谷建設是實現全市綠色發展重大戰略的一項啟動性、帶動性工作,對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該區區委書記陳社教指出,下一步,裕安區將圍繞“一年打基礎,三年上臺階,五年見成效”的茶谷建設目標持續發力,以項目建設為主要推動力量,加大道路等基礎設施投入,將六安茶谷建設與江淮果嶺、美麗鄉村、三線三邊環境整治、集鎮建設等有機地融合起來,進一步推動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使六安茶谷與江淮果嶺一體規劃、一體實施、一體扶持、一體推進, 把“茶谷”和“果嶺”這兩大品牌打造成為裕安綠色振興的“金牌銀牌”,使之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