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時左右,在晨曦的映照下,47歲的安化縣農民張贊庭換上工作服,走向每天上班的工作崗位。
張贊庭是安化縣冷市鎮葉子人,以前在外務工。“沒啥學歷,除了種茶也沒啥技術,工資不高,日子過得緊巴巴的。”3年前,回到老家的張贊庭得知家門口建起了茶廠,便立馬決定:“就在家門口上班了!”
因為有豐富的茶葉種植、加工經驗,張贊庭很快獲得了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葉子茶廠的工作職位。張贊庭說:“在家門口工作,掙得比外出打工多得多,現在家里條件慢慢好了,再過段時間就能建棟新房子啦。”
做大做強企業,提供工作崗位,是安化縣帶動農民工就業的一種方式。加上創業帶動和產業帶動,僅在冷市鎮及周邊產業至少有10萬人就業,其中1/3是就業難的農民工,這些農戶從此感受到了“確實的幸福”。
2016年,安化縣實現茶葉加工量6.5萬噸,綜合產值125億元,茶產業稅收2億元,“安化黑茶”品牌估價19.13億元,榮登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榜首,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前四強,黑茶產量連續十年全國第一。全縣茶葉加工企業達150家、營銷企業200多家,帶動35萬人就業。
B.村民競聘茶園管家
通過茶產業發展,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帶動老百姓就業,這在安化縣冷市鎮格外明顯。早在2009年,安化縣冷市鎮黨委和鎮政府邀請在長沙開辦公司的陳社強、張先枚回冷市鎮發展茶產業。而此時的冷市鎮,沒有一畝完好的茶園,村民們紛紛放棄栽種茶樹,大多外出打工謀生。
冷市鎮鎮黨委書記周華山說:“那時候交通不便,一無支柱產業,二無特色產品,雖然擁有青山綠水,但小鎮人們的生活卻非常困難。鎮財政年收入不足3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308元,80%以上的勞動力只好外出打工謀生。”
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張先枚想了很多辦法,最終決定由華萊公司先栽種茶,“村民們看到實效后,一定會行動起來。”張先枚讓葉子村通過簽訂土地租賃協議,按照3到5年一付租金的模式,承包了200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茶樹。茶苗種上之后,培管需要用工,張先枚優先用當地村民。
冷市鎮嘉興村劉家和兩口子早早就到華萊車間上班,他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兩人本來在外打工,華萊回鄉建廠后,他們從外地回來進華萊工作,一年下來可以存4萬元。“一點也不比在外地打工差,每年公司還安排出去旅游,生活過得可滋潤了。”劉家和說。
冷市鎮嘉興村村民劉下生憑借多年種茶的經驗,競聘上了華萊的“茶園管家”,負責看管千畝茶園,一年有3萬元的收入。家里的3畝地也租給了華萊,600元一畝得租價。
此外,華萊公司參考市場價格,收購茶農種植的茶葉。70多歲的譚必成老人在葉子村種了近6畝茶園,收入達3萬多元。還打理華萊公司的一些茶園基地,每年可以從公司領取近2萬元的工資。他逢人就說:“沒有想到我老了,還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心里很是快活呢!”
文昌村外出做生意的張曉健聽說這事后也回來了,他種植了近100畝茶園,一年收入達60萬元。村民們都說,他靠茶葉奔上了“大康”生活。 如今,在華萊公司的帶動下,冷市鎮茶產業越來越興旺,很多外出務工的人都回到了家鄉,加入栽種茶樹的隊伍。
C. 發展產業造福鄉里
“當初回鄉創業的目的,就是想為家鄉發展、父老致富盡微薄之力。”華萊公司在冷市鎮不斷作出貢獻,公司籌資5000多萬元,對安化南陽線進行改造。該道路的擴改為冷市鎮構建“兩縱兩橫”大交通格局夯實了基礎,方便了冷市鎮、小淹鎮及桃源縣周邊群眾的出行安全和商貿往來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往來的茶商也多起來了。
“華萊回鄉創業從兩個方面帶動就業。”冷市鎮鎮黨委書記周華山說,一是創新營銷模式,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和直銷經營方式中優秀的經營理念帶動茶商創業;再就是在當地樹立典范,引領了一批農民工回鄉創業,吸納更多的人就業。
現在,超過4萬的茶商憑借華萊的平臺創業,很多人借助華萊的平臺,通過辛勤的勞作,開啟了另一種創業佳話。
在冷市這個小鎮上,華萊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種茶、制茶、評茶、茶藝、包裝、旅游、文化以及廣告等產業的迅猛發展,有十幾家為華萊服務的配套加工廠落戶冷市鎮;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傳統的種植業轉移到綠色包裝、茶葉加工、現代物流、營銷倉儲等行業。在華萊多方輸血之下,冷市黑茶產業發展一日千里,農民因茶年人均增收2250元以上。僅葉子茶廠一家所需的竹簍、包裝、運輸等相關產業就帶動80多人就業。
值的一提的是,華萊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的茶商和游客前來考察觀光。最近三年,華萊總部每天要接待近千人,帶動了鎮區茶館茶樓、茶旅餐宿等服務行業的發展,在冷市有超過1萬人以上直接或間接為華萊工作。劉下生的兒子、兒媳婦都為華萊工作。不說別的,就說一年30萬茶商、游客的吃、住、購,打開了多少人的致富新路子。據介紹,鎮里臨街旅店、店鋪200多家,比往年增加了好幾倍,有的門面租金每月達5000元,快趕上縣城東坪了。
在華萊的帶動下,冷市鎮茶企發展到6家,3.8萬人口中有近2萬人從事茶產業。冷市鎮從冷寂開始邁向繁華。茶業之于冷市,就如同陽光之于花朵。農民從田間走向“車間”,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工人。如今,安化人不再束縛于幾畝土地,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將茶樹變成更大的“搖錢樹”。
D. 員工的福利多樣化
在華萊,像這樣的農民工有很多,90%是當地人,多數人原來都比較貧困。華萊進駐后,不僅把企業做大做強,給農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崗位,而且還優化員工的就業環境,回報員工。
華萊先后在冷市、江南等5個鄉鎮建立3萬畝有機黑茶種植基地,當地居民只要肯干,就有做不完的茶事業。8年來,華萊一二三期生產基地拔地而起,葉子茶廠生產基地還建了中國安化黑茶種苗繁育中心、GMP黑茶深加工生產車間,連續多年入選“中國茶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
企業壯大,員工隨之增加。華萊管理人員、服務人員以及種苗中心員工,由原來的幾十人增加到現在的近2000人,每年直接發放基本工資逾6500萬元,同時還有不同的績效和崗位津貼、福利等。目前,華萊的萬隆黑茶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投入使用后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另外,華萊每年有四五十萬元多樣化的福利發放,包括高溫福利、節日福利、帶薪假、生日禮品等等。同時,公司也給予員工更多的激勵、培訓、帶訓、旅游等措施,讓員工時刻感受到家庭式的溫暖和文化。最近3年,先后有100人次獲評季度或年度優秀員工,50多名員工享受公司“出國旅游”的獎勵。
“回來辦廠,不就是希望家鄉的父老鄉親能夠生活的好一點、富裕一點,他們的孩子可以更幸福一點,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嗎?”張先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