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農要義賣茶葉,支援漳平重災區。消息一出,引發廣大網友熱議。眾多網友表示,賑災義賣是好事,一定要支持。同時,部分網友心有遲疑:支援災后重建,是好事,但義賣的茶葉品質究竟如何,有保障嗎?能否也讓大眾在公益中獲利呢?導報記者為您揭曉。
規范化管理 保證品質
臺農謝東慶,是第一個來永福種茶的臺灣人。他說,這次義賣的比賽茶,屬臺灣高山烏龍茶類。它原是從大陸引進,經數百年“馴化”而成。日常中,臺灣人都愛喝這種茶。
為此,臺創園的臺農們引進臺灣“精耕細作”理念,從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等方面,進行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建成優質茶葉基地以及相關臺賬。
據悉,這次賑災義賣的比賽茶,茶葉品質經過來自臺灣、省農業廳、福建省農林大學等海峽兩岸的專家、教授評審,以及全球專業認證機構SGS的檢驗、檢測、認證和鑒定,可刷二維碼,進行質量溯源,保證品質。
此外,經專業機構認證,比賽茶還是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臺農們應用現代農業知識,科學規范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秉持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的理念,進行茶園管理和事業推動。
用豆漿澆灌 營養更高
臺農代表李志鴻說,國家級臺創園的茶產業,有效整合了兩岸優勢資源,具有高優精致的特色,同時還擁有2個項目創新舉措,包括茶樹“喝黃豆漿”、茶葉“吹空調”。
他說,黃豆富含植物性高蛋白氨基酸等數十種營養元素,價值很高。用它配合紅糖、生物益菌,澆灌到土壤里面,讓茶葉充分吸收有機肥,并改良土壤質量,這樣茶樹更不容易生病,且香氣更為濃郁。而制茶進行“萎凋”工序時,為了營造北風環境,還利用空調控制溫度與濕度,讓春茶和秋茶一樣香。
據了解,早期,臺農們還直接用牛奶澆灌,選用的是快過期的牛奶,成本低。如今,成本太高,一般采用的是黃豆漿、花生粕等作為有機肥,提高茶品質。
謝東慶表示,為了規范化管理,我們還對茶葉進行機械修剪,不僅整體更加美觀,同時也便于采茶。而在采茶時,為了減少對茶葉的傷害,還專門用小刀片進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