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上市,價格便宜歡迎購買”“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原產地直送”“正宗廠家直銷好茶”……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在北京東四北大街的五六家茶葉店內,都掛出了“新茶上市”的招牌。
不過,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食品抽檢結果卻令不少“茶友”頗為吃驚。結果顯示,京東(網站)潤虎茶葉官方旗艦店銷售的標稱福建省安溪縣南洋茶廠(分裝)生產的工夫紅茶(金駿眉),因檢出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等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被判定為不合格。茶色撲朔迷離,不懂茶葉的消費者很難判斷其是否物有所值。
茶色好因為添加劑?
針對茶葉及相關制品加工過程中違規使用添加劑問題,近日,有媒體對近一年來相關部門及消費者組織公布的抽檢及比較試驗結果進行了梳理,發現多家企業曾因此上黑榜。
去年8月,甘肅省食藥監局在茶葉及其相關制品抽檢中發現,定西世德堂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祛痘養顏茶檸檬黃超標。
去年10月,山東省食藥監局公布的茶葉抽檢結果顯示,多批次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農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等方面。
今年3月,福建省食藥監局發布首批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告稱,“天福”“富芳”“桐木關”等多個品牌的茶葉因違規添加劑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等,被判定為不合格。
今年5月,山東省食藥監局發布通告稱,在4月份該省各類食品抽檢中,茶葉及其相關制品合格率最低,僅為89.41%,原因仍多集中在農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等方面。“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規定,茶葉加工過程中是不允許使用添加劑的。”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佳禾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介紹說,茶葉中的添加劑一般為著色劑,目的是為了改變茶葉外觀及沖泡后茶湯的顏色,使其更加美觀,更吸引消費者眼球。“使用檸檬黃、胭脂紅等,就是為了達到這個功效”。
低價爆款別輕信
“太平猴魁200元一斤?正宗的太平猴魁得上千元一斤吧。”在北京南三環一家茶葉店,一名消費者對店內的茶葉價格提出了質疑,“茶葉差價大,名優茶產量少,價格太低可能不是真的,但價格高也不一定能買到正宗產品。 ”
電子商務的普及壯大,也讓網絡成為茶葉買賣的一大平臺。在淘寶網上,銷售春茶的商戶達幾千家,有些商家一款春茶的月成交量能達到三四千筆。 “原價188元的太平猴魁88元一罐250克,現價88元。 ”“開園頭采,特一級六安瓜片,原價215元70克,現價188元。 ”“明前嫩芽黃山毛峰,新茶價85元200克”……不少網店內,春茶促銷琳瑯滿目,不同等級、不同采摘時間的茶葉,讓消費者在選購時“迷了眼”。
針對目前網上為數不少的“爆款”茶,“爆點”主要集中在價格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佳禾此前曾對媒體表示,“如果產品的銷售價明顯偏低,它的品質也要打上問號”。
茶葉消費者也應養成科學品茶理念,不應片面追求茶葉的顏色外觀,“適合自己口感的茶葉才是最好的”。李佳禾說表示。
茶葉本身具有的色素和人為添加的著色劑不同,茶葉本身具有的色素,是茶樹自帶或在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綠茶沖泡后茶湯的顏色也一般不會是深綠色,而是黃綠色的。“泡茶時,第一泡如果特別甜或者湯色特別綠,而第二泡味道和顏色都變淡很多,這樣的茶很可能就有問題。”
片面追求茶色不科學
“我挑茶葉主要是看顏色,如果綠茶,肯定是越綠越好吧。”正在北京五道口一家茶葉店選購的消費者劉子墨告訴記者。
事實上,記者近日走訪多家商場茶葉專柜時,大部分售貨員在介紹產品時都會強調,其產品中不含任何添加劑。而不少購茶的消費者都同劉先生一樣,對茶葉加工使用添加劑問題不是很了解。
據日前報道,從事多年制茶工作的徐昊透露,為了節約生產成本,降低經營風險,不少大企業一般只介入包裝加工和銷售環節,初加工和種植都由農戶去做,大企業只管收購農戶的散茶。
徐昊直言,據其了解,在四川一些地方,不少農戶每天清晨將自家加工好的茶葉拿到市場上去賣,誰家的顏色更綠、更鮮艷,就越容易被采購商采購。一些茶企再把收購回來的茶葉再進行加工,包裝后就可以上市流通了。
徐昊說,添加色素對茶葉的污染是不可逆的,一旦在初加工時加了色素,后面的工序中無法再清除。
西南大學茶學系教授,重慶市茶葉商會會長司輝清表示,人們對茶葉色澤的認識有一定的誤解和偏見。比如,說綠茶就一定要綠,一綠遮百丑。其實,正常的、好的綠茶,顏色應該是黃綠或者嫩綠的,湯色也應是嫩綠或偏黃,片面追求綠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