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陜西的茶葉,漢中是絕對繞不過去的。我國著名評茶大師陳慧春教授評價:“漢中是我國罕見的高香茶區,而且是潔凈、衛生的全天然有機茶區。”
清明節前后,記者在漢中采訪,不論是茶園田間、茶企車間,還是市縣政府,一杯馨香怡人的綠茶立刻拉近雙方的距離,話題都從茶展開,忙碌也從茶開始。
滿目蔥蘢的茶園不僅為漢中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財富,也撐起陜西茶葉產業的“半壁江山”。漢中茶產業經過10多年持續不斷的大力發展,基地規模、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目前,全市茶園面積達到106.1萬畝,茶葉產量4.67萬噸,產值62.36億元,分別占全省的49.1%、64.9%和62.4%。
培育基地,實現產業厚積薄發
漢中市所轄的11個縣區8個縣都產茶,茶園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有6個。
十年磨一劍。漢中市在2004年做出了做大做強漢中市茶產業的決定,以發展高產密植生態茶園為主攻方向,以整合品牌、提升“漢中仙毫”知名度為重點,以扶持發展茶業龍頭企業為突破口,以提高產業裝備和技術水平為動力,基地規模穩步擴大,產業化程度逐步提高,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建立省級茶葉園區6個,市級茶葉園區23個。去年,茶農僅種茶一項人均收入9600元,戶均收入2.8萬余元,投產茶園畝均收入9253元,圍繞茶葉產業鏈從事生產經營的各類人員超過80萬人。
西鄉縣無疑是北方茶區面積最大的縣,號稱“中國名茶之鄉”,其書記、縣長被譽為“茶葉書記”、“茶葉縣長”。管了5年茶葉產業的副縣長紀文杰說,西鄉作為北方適生優質產茶區,隨著全縣30萬畝茶園逐步投產,產量肯定會逐年增加;已經建成34條清潔化生產線,初步實現茶葉加工的標準化、現代化;有5家企業入駐北京馬連道茶葉市場,全國很多城市都有西鄉茶葉的實體店,電子銷售網絡發展迅猛,形成完整的銷售渠道。
城固縣茶園面積雖然只有10萬畝,但干部群眾發展茶葉產業的信心十足。縣長胡新利告訴記者,縣上每年拿出500萬元支持茶葉產業,近期力爭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一個大規模的茶葉加工企業,這將是城固茶葉產業發展的重心所在。
漢中市茶葉辦呂鋒副主任說:“漢中茶葉產業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厚積薄發的階段。”
整合品牌,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
2005年,漢中市啟動茶葉品牌整合,將原有的“午子仙毫、定軍茗眉”等二十多個品名整合為“漢中仙毫”,2007年,獲國家質監總局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成為全市茶葉公共品牌。2013年,在第31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漢中仙毫”獲得綠茶類唯一金獎。去年,在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漢中仙毫”獲得27枚金獎,占博覽會名優綠茶類金獎總數(30枚)的90%。漢中仙毫以17.35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前20強,也是漢中經濟的一張響亮名片。
漢中出好茶。把漢中茶推向全國市場,閆戰利功不可沒。這位財政系統走出來的企業家,給全國人民講了一個動聽的“午子”故事。午子綠茶公司成立18年來,全面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有機茶、QS食品安全等八大質量認證,在全省建立了160多個營銷和特許經營網點,電子商務已輻射到北京、上海、深圳、甘肅、遼寧等全國部分主要大中城市。國際貿易取得實質性突破,已經在法國開展專營業務,與美國、法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開展了小額貿易。通過多種文化藝術形式,成功地將“午子”綠茶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品牌,帶動和促進了陜南綠茶產業大發展。僅向茶農收購毛茶一項,每年使每戶茶農新增收入2000元到5000元,直接為西鄉縣茶農每戶平均提供貨幣收入500余元,幫助近萬戶茶農和10萬人脫貧致富,解決了300余名下崗職工和大學生就業。午子綠茶作為高規格貴賓接待用品,先后用于接待印度總理莫迪和俄羅斯總統普京。
在保持漢中綠茶為主導茶類的基礎上,漢中茶葉企業已積極開發當前市場前景看好的紅茶等其他茶類,形成了綠茶、紅茶、黑毛茶、保健茶和功能性茶品齊頭并進的格局。去年,漢中福地茶業有限公司選送的“漢山紅”牌“漢中紅”連續兩年蟬聯大會紅茶類特別金獎。陜西茶業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肖斌欣喜地告訴記者,以陜南綠茶為原料,加工制作茯茶原料黑毛茶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陜南茶葉產量、茶農收入很快會有一個大幅提升。
創新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漢中歷史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漢中市茶產業在全省雖然走在前列,但與外省產茶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面對新的機遇,漢中市政府和茶產業主管部門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漢中茶產業要站在新的起點,進一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實現又一次飛躍。
推廣良種良法,穩步擴張基地。“一顆種子改變一個世界”,茶樹品種是決定茶園產量、鮮葉質量和成茶品質的最主要因素,對整個茶產業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無性系良種可提高采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單位面積內可采芽葉數量多。漢中目前無性系良種茶園比例為30%左右,而全國平均水平是60%,最高地區達到97%。西鄉縣茶葉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李文賢說,西鄉茶園面積再不能有大的發展,今后的主要任務就是改造老茶園,提高無性系良種茶園比例。
做大做強知名品牌。茶產業發展壯大靠品牌,保持行業優勢靠品牌,只有通過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漢中仙毫品牌價值已近20億元,成為漢中十大文化符號之一,品牌效應逐漸顯現。然而市場占有率還不高,基本上為區域市場,沒有“走出去”,無法與“浙江龍井”、“云南普洱”等全國品牌相提并論。把“漢中仙毫”、“漢中紅”打造成家喻戶曉、有較高知名度的強勢品牌還有很長的路。
扶優扶強,培育龍頭企業。漢中市有茶葉產銷企業1872家,經市茶業辦對前200名茶葉加工企業綜合實力統計排序,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66家。茶葉企業整體實力不強,仍處于小、散、弱狀態。通過培育大型龍頭企業,推動茶產業組織形式從“千家萬戶”種茶制茶賣茶的原始形式,“公司+農戶”的初級形式向“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的高級形式轉變,使茶產業發展、品牌建設、標準化生產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和可靠的載體。
挖掘文化休閑功能,發展茶葉深加工,拓展產業鏈。茶為國飲,茶葉市場永不衰敗。借助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漢中個別縣已經嘗試推出“茶文化”、“茶鄉游”、“休閑觀光茶園”等文化旅游項目,取得一定的效果。有關專家指出,茶葉產業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朝陽產業,漢中茶產業在轉型升級中可將茶產業與文化、旅游業有機結合起來,與產品深度開發和多種產品形態結合起來,延伸產業鏈,使茶葉成為“可喝、可吃、可用、可看、可玩”的產品,推動茶產業不斷向深度與廣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