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貴州茶葉面積接近700萬畝,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茶園面積的擴張是貴州眾多茶企業由少變多、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基礎,是貴州茶這幾年在全國聲名鵲起的基礎,是貴州茶葉成就大制造、大品牌的基礎。一杯好茶有“三靠”:一是靠種出來的,這取決于海拔、土壤、氣候、生態,取決于水肥條件、管護程度、標準化種植水平等,這方面貴州天生麗質,無人能比。二是靠先進工藝和設備加工出來的。三是靠沖泡出來的。
近日,貴州省舉行了在全國首創的“秋季斗茶大賽”,這是對貴州省茶產業發展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通過眾多專家層層篩選鑒定、群眾評委現場品嘗評判,在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平臺上,對貴州優質綠茶、紅茶進行了一次“大閱兵”,把近年來貴州茶業發展中取得的各方面成績一一展示出來,呈獻給社會,呈獻給市場,呈獻給廣大消費者。
安全 是貴州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安全,是貴州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貴州在發展茶產業進程中,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堅決要求農殘、重金屬、稀土等一點都不能超標,而且還要嚴于國家標準。這次秋季斗茶賽從29個縣181家企業348只茶樣中,選送到省里來參加決賽的有80只茶樣,沒有一個農殘、重金屬、稀土超標。前一次的春茶斗茶賽46個縣近1000家企業1300多只茶樣中,選送到省里來參加決賽的138只茶樣,也沒有一個超標。
兩次斗茶賽這么大規模、大面積、大地域的選送,沒有發現一只不安全的茶葉,就充分說明,貴州的茶是潔凈茶、安全茶、放心茶、健康茶。斗茶,就是要斗出安全上的“零容忍”、安全上的“一票否決”,在這個核心競爭力上,我們的斗茶賽做得很好,是中國一流的斗茶賽。
外形滋味香氣美好 是貴州茶對消費者的承諾
茶葉的優秀品質,是市場選擇貴州茶的重要基礎,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喝上外形、滋味、香氣美好的好茶。
一杯好喝的茶,取決于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外形要勻整、緊實、油潤,葉底要泡出來鮮活,湯色要晶瑩剔透,香氣要撲鼻,綠茶要有栗香、花香,紅茶要有蜜香、花香、果香,滋味要鮮爽、回甘。要實現這些標準,在外形和葉底上,要求采摘標準化,采工要熟練,分級要嚴格,色選要跟上。在香氣和滋味上,要求加工標準化,茶青有嫩性、成熟度要好。綠茶就是殺青、干燥的溫度都要高。比如說,綠茶中經常出現的生青味,就是殺青的溫度到不了臨界值。紅茶就是萎凋、發酵、干燥要到位,發酵程度過了就會發酸,不到就會有青味。茶葉的香氣和保存期,很重要的一點取決于水分含量,一般情況下,水分含量越低,香氣保存時間越長,保質期越長。
高標準 是貴州茶的最亮麗名片
就一般意義上來說,茶葉好喝就是茶湯的營養物質要豐富。貴州是高原,我們的茶長得慢,所以我們綠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達到40%,比國標高6個百分點,比西湖龍井高4個百分點,這是中國綠茶標準的新標桿。貴州紅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比國標高1至2個百分點。在綠茶水分含量上,國標是7%,我們是6%或6.5%,比國標低0.5至1個百分點。紅茶的水分含量標準也比國標低0.5個百分點。這次選送到省里的80只茶樣,進入決賽的50只綠茶、18只紅茶的水分含量、水浸出物含量,都符合貴州標準。有12只茶樣為什么進不了決賽?有8只是水分超標,3只水浸出物含量不達標,還有1只兩樣都不合格。斗茶就是要斗出標準,標準是做品牌的前提。
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貴州綠茶、貴州紅茶正在全面實現這些指標,并為廣大消費者呈上了一只只型、香、味俱佳的好茶。
秋季斗茶 是因為貴州夏秋茶品質不遜于春茶
就中國目前綠茶的斗茶賽來講,基本上都是斗春茶。我們開展以綠茶為主紅茶為輔的省級秋季斗茶賽,在中國是首例,是中國茶葉界的創新。
我們能夠開展秋季斗茶,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貴州夏秋茶品質不遜于春茶。為什么人家只斗春茶,不斗夏秋茶,主要是中國其他茶區,夏秋茶與春茶的品質差異大,一般而言,夏秋茶就等同于大眾茶、低檔茶、便宜茶,沒有人關心關注。但是,貴州則不同,貴州夏秋茶的品質同樣好。
從綠茶來講:貴州平均海拔1100米,氣候冷涼,病蟲害少,安全性高。像安順、六盤水、畢節夏天的平均氣溫只有20度,沒有炎熱的夏天。所以說,我們的夏秋茶可以做到江浙一帶谷雨茶的水平。這次專家評審中,有5只綠茶綜合表現非常優秀,省外來的三位專家,根本不相信這是5月6日以后的原料制作的。專門把這5只茶拿出來復評,確認是夏秋原料制作的之后,非常感嘆。因此,這次夏秋茶的專家評茶標準與春茶的標準是一致的。
再說紅茶:大家都知道,和春季相比,夏秋因為日照相對充分,茶多酚、茶堿的含量高,苦澀味就重一些。當然酚氨比高,就適合制紅茶。像普安、晴隆、湄潭等茶區,石阡苔茶、貴定鳥王種等地方品種,夏秋季生產的紅茶普遍優于一些地方用春季原料生產的紅茶,外形緊實、油潤,香氣甜香、花香、果香明顯,滋味甜潤、醇滑。如“正山堂”今年9月初在貴州用安順、石阡、普安等地一芽一葉的原料試制的紅茶品質就優于他們試制的春茶。貴州現在的原料都是紅綠兼制的,基本上都可以做紅茶,尤其是地方苔茶品種、大中葉種表現更為優秀。可見,貴州做紅茶大有可為。
原料好是一個方面,加工工藝創新也是斗茶比拼的一個重要方面。湄潭黔茗公司的夏秋茶基本沒有苦澀味,為什么?就是工藝創新。他們告訴我,茶青的攤涼要均勻,殺青的溫度要比春茶低,而且采用微波和光波技術殺青。再比如,這次參評的綠寶石都是5月6日以后的原料生產,你喝不到苦澀味,它是靠走水工藝解決這個問題的。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工藝、設備都是斗出來的,我們一定要相信科技進步、技術革新。
貴州茶品質好價格低 性價比很高
我們再說說貴州茶葉的價格問題。這次秋季斗茶大賽中,進入現場評審的14只綠茶,每斤生產成本絕對不超過100元,以其優異品質在市場上可以賣到200元/斤,甚至更高。夏秋季生產的紅茶成本比春季普遍可降低一半以上,性價比高。如石阡的企業用石阡苔茶一芽一葉原料做的紅茶拿到武夷山與“正山堂”紅茶共同品鑒,對方判定,我們的品質可達到“正山堂”紅茶產品價格體系的2000-3000元/斤,但我們的零售價就賣二三百、三五百,你們拿去和市場上賣一兩千或幾千一斤的比一比,絕對劃算。這次進入決賽現場評審的7只紅茶大家也好好品一品,我們可以做到零售價二三百一斤,在市場上消費者接受度高,銷量好,性價比很高。這個性價比絕對有市場競爭力、有前途。傳統上,中國綠茶界的斗茶都以春季原料為主,中國茶界的斗茶是為了斗出高檔、斗出天價。而貴州斗茶賽的初衷是斗安全、斗品質,開展秋季斗茶,就是為大眾斗,斗出老百姓放心喝、喝得起、買得到的大眾好茶。
貴州大面積的茶園 呼喚大規模的加工
大家知道,在我國各地的傳統“斗茶”活動中,都是以小眾、以芽葉形為方向,而今天我們的斗茶,講究的則是滋味、香氣,我們是以機械化、大批量為方向的。所以,我們要求,春茶斗茶要有500斤商品儲備為前提條件,秋季斗茶要有2000斤商品儲備為前提。要求這么大量的產品儲備,在中國的斗茶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這是因為,我們有700萬畝茶,我們做的是大產業,我們做的是機械化、自動化、清潔化、標準化、規模化,需要提高下樹率、提高資源利用率。
好不好要拿出來比。我們有些品牌怕斗,說穿了就是怕丟臉,你越怕丟臉,你就越不會有大長進。品牌是靠市場競爭出來的,是靠我們在栽培技術和管理上、在加工工藝上精益求精,不斷提升出來的。沒有誰是天生的品牌,沒有不求上進的品牌。品牌有商品的品牌,有制造的品牌。比如“富士康”不在市場上賣商品,但是“富士康制造”就是品牌。比如“貴茶”有47家上游企業,就有7家企業9個茶樣參加了秋季斗茶賽,這些企業都應該成為標準的制造工廠,成為業界的制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