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茶樹無性繁殖主要采用畦面鋪心土的短穗扦插方式。這種技術固然可以有效地減少繁育過程中的病害和草害,但因其工作量大,投入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茶樹良種的繁育和推廣。近年來,我們通過較大面積的試驗,提出了一種簡單、可靠、省工、省料的無心土扦插技術,該項技術每畝整地生產費用僅需300元,它不僅比傳統的鋪心土要節約成本,而且扦插成活率可達到85%左右,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一、扦插苗圃地的準備
1、選擇地塊苗圃地要近水源,土質疏松,地勢平坦,便于排灌。
2、規劃小區設置要因地制宜,依地塊的自然落差劃分小區,每個小區四周要設立排灌溝,溝寬60cm,深40cm。畦長一般10-15m,畦向以東西向為宜,畦寬1m,畦與畦之間的操作溝為40cm。
3、苗床的建立在畦面四周放好線后,進行開挖,先挖表土10cm,把表土全部鏟起放置一邊,再挖底土層10cm放置另一邊。回填所有表土并整平,將準備好的殺蟲劑、殺菌劑及基肥充分拌均后,均勻撒施于表土層上(每平方米用呋喃丹8g、甲基托布津1.5g、餅肥450g),再將底土回填作表土,平整后,夯實四周。
4、溝灌苗床整好后進行連續溝灌,以便殺死蟲卵,使殺菌劑充分滲透土壤,餅肥充分腐熟。這一過程約20天。
二、遮陰設施的建立
據近兩年實踐效果看,以1.8m高平棚的遮陰效果最好。高平棚的建立,以每個小區為單元,進行放線埋樁,橫向間距為6-8m,縱向為畦長。每畝約需樁25根,可采用毛竹,長度一般為2.5m,埋下50cm,每根樁要用石頭和泥土一層層夯實埋牢。埋好樁后,用12#鐵絲把樁固定,鐵絲上放置遮陽網。
三、扦插
1。取條剪穗穗條必須是粗壯的半木質化帶紅棕色的枝條,剪扦條宜在上午進行,枝條剪回后要即時扦插。扦插的長度,一般以3.3-4.0cm為好,節間長的剪一個節(一片葉一個芽),節間短的可用兩節剪一個插穗,下端葉片剪掉,留上面一片葉片,葉片上邊剪留的小樁不能過短,一般留3-4mm。上端剪口向外傾斜,以免積水霉爛,下端剪口剪成馬蹄形。
2。扦插扦插前1-2h灑水將畦面澆透,然后劃線。一般中小葉品種行距7-10cm。畦面劃行后,先按每畝用除草劑丁草胺170ml兌水55kg進行噴霧,然后扦插,行株距以插穗互相不遮蓋、插后不見土為好。插后用手指在短穗間稍撳壓。插的角度一般以葉片與地面成35-45°角為好,葉片不宜平鋪地面,否則影響葉片呼吸。插好后用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滅菌處理,同時直到清洗葉片、使插穗更好地固定的作用。最后在畦上插竹弓(長2.2m),中心離地高度不得低于50cm,竹弓上面覆蓋薄膜,四周用土壓實,形成小拱棚,這樣可保溫保濕,有利于插穗的愈合生根。
四、苗圃管理
1。水分管理插完后要及時進行灌水,溝灌約20h。平時的水分管理應視土壤濕度而定,一般保持表土濕潤,一寸以下土壤能捻成條但不粘手即可。如表土干燥松散,需及時溝灌。
2。溫度管理一般長江以北茶區多采用秋季扦插(8月20日-10月20日),這時白天還比較高,且又用薄膜覆蓋,小拱棚內白天氣溫在28-34℃,最高氣溫可達42℃以上,如超過42℃,葉片就會灼傷,因此,要及時通風散熱(掀開兩頭的薄膜)。第二年的春季氣溫回升后(一般在3月下旬)要隨時觀察溫度的變化并及時調節。
3。摘花蕾夏秋季扦插,花蕾多,須及時摘除。摘花蕾時可用解剖剪或尖頭剪刀,切不可損傷芽和動搖插穗。摘花蕾可與通風或噴藥同時進行。
4。施肥一般在4月下旬進行,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不斷生出大量新根,茶芽也大量萌發,這時需大量的肥水。5月中旬以后,有85-95%的插穗生根后就可將小拱棚薄膜揭去,第一次用0.5%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第二次用1%的尿素加噴施寶進行葉面噴施(間隔期7-10天);第三次用2%的尿素加噴施寶進行噴施。6月中旬以后,隨著扦插苗的逐漸生長,抗性增強,可以施有機肥為主,方法是:用餅肥1份、水10份,放入池中,使其充分腐熟(約需20天),然后取餅肥水1份加水10份,用噴壺澆灌,每15~20天施一次。這樣當年苗高一般可達50-70cm.
5。煉苗進入8月以后,氣溫逐漸下降,逐步揭去高棚上面的遮陽網。在大別山區,常有半陰天,可抓住這一時機進行煉苗。
6。病蟲害防治因扦插苗需保溫保濕,致使許多病蟲害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繁殖速度加快。椐實地觀察,病害的損失遠遠大于蟲害。主要病害有茶芽枯病、赤色葉斑病、根腐病、褐色葉斑病、根癌、云紋葉枯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茶小綠葉蟬、綠盲椿象、茶葉跗線螨、茶毛蟲、茶尺蠖、茶小卷葉蛾等。因此,要經常觀察棚內病蟲害的發生和變化情況,及時防治。
對秋冬季節的主要病害茶云紋葉枯病、炭疽病、褐色葉斑病等,可用百菌清800倍液或多菌靈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春季發生的芽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