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谷麗人茶的采制工藝極為講究:一般于“清明”前后至“谷雨”期間,采一芽一葉初展的肥壯芽頭為原料,并在采摘中做到五不采,即:不采雨、露葉,不采凍害芽葉,不采病蟲芽葉,不采紫芽葉,不采對夾葉。鮮葉原料按質量高低,分為特級、1~3級四檔,特級原料芽頭要占95%以上,一級原料90%以上,二級原料85%以上,三級原料80%以上。采回的鮮葉原料通過“攤青、殺青、揉捻、整型、烘干”等五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烘干后的茶葉要攤涼至室溫,方可密封貯藏。
一、采摘
采摘是生產龍谷麗人名茶最重要的一關,也稱“原料關”。首要條件,原料必須來自“無公害”茶園。一般在“清明”前后開始采摘至“谷雨”結束,質量以清明前后的為最優。在采摘中必須做到五不采,即:不采雨、露葉,不采紫芽葉,不采凍害芽葉,不采病蟲芽葉,不采對夾葉。其采摘標準,總的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準,特級全芽占95%以上,一級占90%以上,二級占85%以上,三級占80%以上。采下的芽葉,不可用塑料袋盛放,不能緊壓,不受日曬。
二、攤青
攤青是提高茶葉成品色、香、味的首道工序,尤其是肥壯、有表面水的芽葉,如攤青不足,制成的干茶色暗,香氣熟悶,滋味欠爽,葉底暗綠,影響品質。具體要求:
1、攤青場地要通風、干燥、清潔、不受陽光直射,畜禽不能進。
2、要用竹墊(簟)攤青:青葉不可直接攤在水泥地面上,更不能攤放在泥地上。
3、攤青厚度:視氣溫與空氣干燥程度而定,一般掌握在1~2厘米,期間要翻拌1~2次。
4、攤青程度和時間:當芽葉變軟,葉色變暗綠,聞有芳香,失水約30%左右時即為適度,一般需6~10小時。
三、殺青
一般在電炒鍋(龍井鍋)中進行,也可利用微型6CST-30或40型滾筒殺青機殺青。具體操作是:
1、手工電炒鍋殺青
①鍋溫:青葉下鍋溫度為180~200○C,以青葉下鍋時有炒芝麻的爆聲為適度。
②投葉量:200~250克,視炒制人的手掌大小而定。
③吹風排氣:青葉下鍋拋炒約半分鐘左右,有水蒸汽逸升時,用麥桿扇或電風扇加速排除蒸汽,這是確保炒制龍谷麗人名茶色澤翠綠、香氣清幽的特殊工藝。
④殺青過程中的操作技術:開始以抖炒為主,動作要輕、快、凈、散。即手勢要輕,動作要快,鍋中茶葉撈得凈,手中茶葉下去要抖得散。具體操作是手指松開,輕壓青葉沿鍋壁而上,然后馬上抖撒回鍋底,這樣往復進行2~3分鐘,青氣消失,聞有茶香即可降溫,轉向輕抓松扣理直茶條,至觸手感覺即可起鍋簿攤散熱,全程約6~8分鐘。
2、滾筒殺青機殺青
起火后,就要啟動電機,使滾筒轉動。待進茶口空氣溫度達120~140○C,出茶口空氣溫度100○C左右時,即可開始投葉。剛開始時要適當增加投葉量,防止出現焦葉,如殺青葉太嫩可以回殺一次,隨后均勻投葉。當達到殺青質量要求時,要穩定投葉量和燒火溫度,使殺青質量保持一致,達到殺透、殺勻的目的。
為保證龍谷麗人名茶的翠綠色澤與清香味,在開始投葉的同時,開動出茶口的電風扇,使出口的殺青葉迅速降溫,排除熱氣,防止水悶氣的產生與殺青葉變黃。
四、揉捻
將攤涼的殺青葉置于篾匾上,用雙手伸直手指握住茶葉搓條輕揉,返復3~4次,使茶葉成條并達到緊直完整。
五、整形
龍谷麗人名茶外形,要求茶條渾直緊結,圓而不扁。手工操作,一般在電炒鍋(龍井鍋)中進行,鍋溫掌握在100~120○C,投葉量200~250克揉捻葉。具體操作是,四指并攏伸直,大姆指與四指成90○角分開,約2/3揉捻葉在手心中沿鍋壁而上,茶葉離開鍋壁后,在手心中輕輕向上拋2~3下,一方面使水分散發,另一方面使茶條理直,通過返復進行至茶條變硬、折而不斷時,即可出鍋攤涼待烘。也可用理條機整形理條。理條機槽體溫度掌握在150~170○C,投葉量400~500克,并均勻分配于各槽,通過5~6分鐘理條,茶葉在槽中發出有“沙沙……”響聲,茶條已理直,即可出葉攤涼待烘。
六、烘干
一般用竹制烘籠上覆一層白紗布烘干,分初烘與復烘兩次完成。
1、初烘:必須以優質木炭為燃料,不能有煙出現,明火烘焙,當籠頂溫度90~100○C時,將整形葉均勻簿攤在烘籠白布上,厚1厘米左右。烘焙時要做到勤翻、輕翻,烘至茶條一折能斷就可下籠攤涼還潮。
2、復烘:做到文火慢烘,烘籠溫度掌握在70~80○C,上烘葉量比初烘可以加倍,適當翻烘、盡量少翻、輕翻,減少斷碎,烘至捏茶呈末,這時干茶含水量約5~6%,即可下籠攤涼,至室溫時裝袋或裝箱密封貯藏。
也可用烘干機烘干,但要注意烘箱溫度,溫度過高,易造成外干內濕與色澤變黃;溫度過低,會出現香氣低悶不爽。機烘掌握得好能提高工效與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