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長青茶:屬于臺灣烏龍茶,半發酵茶類當中的半球型包種茶,原名“埔中茶”或稱“松柏嶺茶”,生產于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舊稱埔中),1975年蔣經國對此地茶葉香郁芬芳稱贊不已,特命名為“松柏長青茶”。
臺灣十大名茶之一。以金萱、翠玉、烏龍和四季春等品種為主要產物。以“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嫩香回甘,茶底柔軟綿綿深受國內茶葉消費者青睞。
制作工藝
一、鮮葉采摘
1、采摘時間:清明前開始至谷雨左右結束。當茶樹上有10%―15%的芽梢達到采摘標準時開始采摘。
2、采摘標準:芽葉長短大小整齊,均勻一致。獨芽,芽長約1.5―2.0cm。
3、采摘要求:總的原則是分批勤采,抓好頭批茶的采摘,并采清、采凈。手工采要提手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凈、不夾帶鱗片、魚葉、茶果與老枝葉。
松柏長青茶傳承和發展了閩南烏龍茶工藝特點,增創了烏龍茶品類與花色,并且更適合于工廠化、機械化批量生產,其工藝特點為攤青——高溫殺青——烤扁做形——烘干幾步步驟。
攤青:
將芽葉薄攤在通風陰涼處,經過這個輕萎凋過程,有利于香氣的形成,時間約2―4小時。雨水葉、露水葉適當延長攤青時間,程度為茶青略失光澤、青澀氣略退、始發清香。
高溫殺青:
1、殺青機械:40型或70型滾筒殺青機。
2、殺青操作:當筒溫達160℃~180℃左右時(下茶口有灼手感),即可投葉。開始要多投葉,以便吸收筒壁貯存的熱量,避免產生焦糊葉,隨后即可進行正常連續投葉。另有專人在機尾出茶口處隨時檢查殺青葉是否殺勻殺透,便于隨時調節投葉量的多少。
3、殺青適度判定:葉質柔軟有觸手感,青氣消失,發出悅鼻清香,葉色轉暗,失水量達25%~30%。
烤扁做形:
1、做形機械:一拖二型多功能機。
2、手工炒制:炒制的手式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稱為十大手法,炒茶時根據鮮葉的大小、老嫩程度和鍋中茶坯的成形狀況,不斷變換手法,靈活操作,并與鍋溫有機配合,從而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松柏長青茶。
烘干:
烘干至含水量約為5%,茶葉有刺手感,手捻茶葉即成粉末。
茶區環境 柏嶺位于南投縣名間鄉,舊名為松柏坑,地屬八卦山脈的最南端,其特殊的臺地地形,山霧常年籠罩,氣候涼爽,以及紅色土壤造就了最適合栽種茶葉的環境十分適合種茶,盛產鐵觀音、烏龍茶,質量特佳。茶園多分布在200m至400m之間的臺地。目前茶園面積達2500公頃茶葉生產量可稱全臺之冠,是茶園最密集的地區。
松柏嶺產茶的歷史相當悠久,以松柏長青茶聞名,目前以金萱、翠玉、烏龍和四季春等品種為主要產物。
金萱茶-茶葉墨綠顆粒肥大、枝梗壯碩,香氣芬芳;擁有似喉韻著稱的烏龍茶回甘,且具有獨特的奶香味,令人回味無窮;翠玉茶-其茶感滋潤淳厚,喉韻特佳,帶有相當濃郁的檳榔花香,產量較為稀少;烏龍茶-是臺灣最早制造的茶葉,是介于紅茶與綠茶之間的一類茶葉,屬于半發酵茶,味道甘醇濃厚,色澤青褐如鐵也稱作青茶;四季春茶-有烏龍茶的韻味,又有綠茶的香氣,適合四季飲用故稱之,口感香氣清逸、滋味醇厚。
民眾沿著茶香步道,沿途彌漫著制茶場制茶過程的茶香四溢,再繼續向前行有觀景臺可供眺望茶園風光,沿線設有解說牌以及拼花走廊,不僅解說茶葉相關知識更可讓您了解名間鄉的地理景觀和特色,讓您邊玩邊吸收知識;到了茶香步道中間有一觀景亭,這是松柏嶺整個茶區最高的地方,也是欣賞茶園景觀的最佳場所,可在此鳥瞰整個茶園區,呼吸大自然的芬多精,讓人的身心都得到最大的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