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制造方法獨特,工藝精巧,兼有紅、綠茶制造原理的精華。在制作過程中既精選適制的茶樹品種,嚴格采摘標準,又運用精湛細致的焙制技術。
開來之日,俗稱“開山”。傳說開山時,茶農于天激明起床,包頭即于楊太白神位(據傳開發武夷山種茶之始祖)前燒香禮拜,以利本春采制,然后鳴炮禮送工人上山。此雖屬迷信,但足見其時將巖茶采制視為神圣之事。
巖茶的采摘不同于其他茶類,它掌握中開面開采。新梢伸育形成駐芽時,采3~4葉,相當第1葉伸平,葉面積小于第2葉,而達三分之二的。采摘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則在立秋后。鮮葉力求新鮮、完整。采摘優質品種、名叢,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最好的采摘時間是上午9~11時,下午14~17時次之。名叢、單叢的鮮葉,分開付制,務使成為盡善盡美的成品。
巖茶焙制的工序為: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
“凡茶見日味奪,惟武夷茶喜日曬”(《隨見錄》)。武夷巖茶的曬青,即萎調,是主要工藝特點。“茶采后,以竹筐勻鋪,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蘭草堂《茶說》)。曬青用竹制水篩,置于室外,目光料照,使鮮葉均衡失水。青氣消失,葉質稍軟,頂二葉下垂,葉表光澤消失為適度。曬青時間視品種、日光強弱而定,大約0.5~2小時不等。然后移入室內涼青,特熱氣散發,萎調葉“還陽”即做青。遇雨天,可用加溫萎調的方法。
巖茶的做青、播青與做手交替進行。將曬青后的茶青置于水篩或搖青機中,不斷回旋和擁動,使葉緣磨擦,搖青次數從少到多,力量從輕到重,間歇時間從短到長,周而復始,反復5~7次,后期搖青不足輔以雙手輕拍做手。全程8~12小時。因茶樹品種、氣候、曬青程度等不同,做青次數、程度也不同,即“看青做青”“輕萎調重搖”“重萎凋輕搖”。
“俟其青色漸收,然后再加炒焙”,“香氣越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指做青適度后即炒青。巖茶的焙制過程,炒青、揉捻、烘焙三個工序分次相間交替進行。“獨武夷炒焙兼施”,“既炒既焙”。二炒二揉,初炒鍋溫240~260℃,時間的2分鐘,然后趁熱手揉20幾下,抖松再揉20幾下,行第二次炒、揉.復炒鍋溫200~240℃,悶炒的半分鐘,起鍋,復揉1分鐘左右。
巖茶的烘焙特點是,高溫水焙和文火慢烤,形成特有的火功。炒揉后初焙,稱“走水焙”,溫度100~110℃,焙10~15分鐘,約七、八成干,篩擊碎末,簸去黃片,進行攤涼,俗稱“涼索”,搖去梗樸、黃片。然后復焙,低溫慢烤,火溫75~85℃,時間1~2小時,足干后下焙,繼續吃火,亦稱燉火,趁熱收藏。
武夷巖茶的泡飲,別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隨園食單》)。開湯第二泡香才顯露。茶湯的香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口氣”,即可鑒別巖茶的上品的香氣。更有上者“七泡有余香”。
歷代名人對武夷巖茶的品質推崇備至。“清芬撲鼻,舌有余甘……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梁章鉅《歸田瑣記》描寫武夷巖茶的風韻為活、甘、清、香四字:“活色生香,舌本常留甘盡日,齒頰留芳,沁人心脾,香味兩絕,如梅斯馥蘭斯馨”。
武夷巖茶的香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后葉底“綠葉紅鑲邊”,呈三分紅七分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