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善茶園生態環境
1、培植防護林、覆蔭樹等護林設備。在茶園四周、風口設置護林帶(雜栗木為好);茶園內種植覆蔭樹(以香樟、木姜子、水冬瓜等最佳)。
2、保護土壤、減少水土流失
土壤是生態茶園生產的基礎,保水、保土和培肥土壤是生態茶園土壤管理的中心環節。,生態茶園土壤保護強調以下技術措施:1)、茶園四周建隔離溝,修筑等高梯田,茶樹等高條植;茶園內修筑竹節溝,防止水土流失。2)、建立良好的茶園樹冠等生物覆蓋面,防止雨水直接沖刷土壤,增加雨水滲入,減少徑流量。3)、茶園鋪草,對常規種植的1-3年生幼齡茶園和重剪、臺刈等改造后的茶園,以秸稈、草料等有機物覆蓋土表,可以改善土壤環境,培植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生物活性,還能減少水土流失和抑制雜草滋生。4)、合理耕作,對于土壤肥沃松軟、無雜草、樹冠覆蓋率高的茶園,應實行減耕或免耕的措施;對于土壤板結,雜草較多的茶園,土壤淺耕與鋤草相結合,深耕與施基肥相結合。提倡使用生物(如蚯蚓等)來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二、合理施肥
生態茶園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肥料和增效劑,必須遵循生態茶生產施肥原則對各種有機肥進行無害化處理。根據茶樹對營養物質需求特點,在茶園施肥上應掌握以下原則:重有機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重基肥,基肥與追肥相結合;重春肥,春肥與夏秋肥相結合;重氮肥,氮磷鉀肥相結合;重根肥,根肥與葉面肥相結合。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要施用堆肥。堆肥的原料主要來自動植物殘體、排泄物和廢棄物等,使用前必須在49℃-60℃溫度條件下堆制發酵處理數周,堆制的過程不僅能殺死有害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和降解部分農藥殘留等,防止病蟲害的發生,而且還可提高堆肥的肥效。(2)種植綠肥:綠肥是有機茶園的重要肥源。種植的綠肥品種要因地制宜,并要避免與茶樹爭肥、爭水和爭光,其中以固氮能力較強的豆科綠肥為好。為提高綠肥的肥效,應在綠肥生長開花初莢時刈青或翻埋入茶園內。(3)茶樹修剪枝葉回園:修剪枝葉含有茶樹必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除部分粗老枝桿外,應就地作為茶園的覆蓋材料。(4)施用餅肥和生態茶專用肥:各類餅肥和生態茶專用肥的養分含量高,便于運輸,這對交通不便的山區茶園更為有利。商品型生態茶專用肥必須經頒證機構認證或認可后才能在有機茶園使用。除動植物來源的有機肥外,生態茶園也允許使用一些天然的礦產肥料,如磷礦粉、礦產鉀鹽(無水鉀鎂礬)、白云石粉和礦產硝石等。天然硫磺和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硫酸銅、硫酸鋅、鉬酸銨(鈉)和硼砂等在缺素條件下也可使用,但微量元素肥料只能作葉面肥有限制地噴施。
三、生態茶園的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生態茶園盡量杜絕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除草劑,即使使用,要在國家相關規定范圍之內。一般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的措施及與某些生態農業允許使用的天然化合物來防治茶園病蟲草害,其中某些天然化合物僅在其他措施難以奏效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1、農業防治
采用農業技術措施減少和防治茶樹病蟲草害是有機操作的基本要求,如及時采摘和修剪茶樹可改變病蟲生長的適應環境條件,并把部分病蟲枝葉帶出茶園;適時鋤草與耕作可減少那些與雜草、土壤發生聯系的病蟲為害,同時可減少雜草與茶樹爭肥、爭水和爭光。適當間作也可增加茶園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減輕病蟲為害;合理施肥可改善茶樹營養條件,提高茶樹抗病蟲的抵抗力及補償能力。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和使用生物農藥(包括植物制劑和微生物農藥)防治茶樹病蟲害。生態茶園首先要求加強天敵保護,促進天敵對害蟲的自然控制能力;同時,通過人工大量繁殖、釋放天敵和病原微生物,如絨繭蜂、
赤眼蜂、草蛉、食蟲瓢蟲、蜘蛛、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和茶尺蠖病毒等。目前,已經成功研制出了防紫外線茶尺蠖多角體病毒,Bt及其混合制劑,并已在有機茶園大規模推廣應用,對茶尺蠖、茶毛蟲、黑毒蛾和茶蠶等害蟲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對于生物農藥來說,除了有機農業生產標準中列出可以使用的生物制劑以外,其他商品性的生物農藥也必須經頒證機構認證或認可后才能在生態茶園使用。常用的有辣椒水、煙草水、除蟲菊、魚藤酮、印楝素、植物油乳劑、礦物油乳劑、松脂合劑、肥皂水、洗滌劑水和糨糊水等植物性物質或制劑防治蚜、螨、蚧、蝽等。利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和種間信息物質。昆蟲生長調節劑被稱為第3代殺蟲劑,具有選擇性,對昆蟲有效,對人畜安全。
此外,還可利用農事活動。如調節土壤、田間小氣候,控制有害生物及其天敵種群的消長;合理施肥,提高作物的抗病蟲能力;灌溉、排水改變田間環境條件,部分殺死土壤中害蟲。
3、物理機械防治
即利用各種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蟲。包括人工捕殺和燈光誘殺;性外激素誘殺,破壞害蟲的正常生理活動,以及改變病蟲適于生存的環境條件等方法,降低害蟲密度。
四、合理修剪。
幼齡茶樹用三年完成定型修剪;成齡茶樹每年秋茶采摘結束后,對茶園進行淺修剪,修剪高度比上年的剪口提高3至5厘米,剪去細弱枝、雞爪枝、病蟲枝、結節、徒長枝、花果枝;4-5年進行一次深修剪,從茶樹樹冠面最大處剪去上部分,減少蟲源,控制蟲害。此外,通過修剪,還可以把剪下來的大量枝葉就地回田覆蓋于茶行內,作為有機質的補充原料,可大大增強肥力,促使茶葉高產優質。
五、合理采摘,采養結合
幼齡茶樹以養為主、采摘一定要結合定型修剪的要求;成齡茶樹以采為主、適當留葉、云南大葉種一般是春芽留二葉、夏芽留一葉、秋芽留魚葉。
六、雜草防治
我省茶園雜草達70多種,生態茶園雜草防治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可以使用物理與機械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在防治中也要考慮到雜草的有害、有利的兩重性,對茶樹危害較大的如白茅草、蕨類、肛板歸、小竹等宿根性或多年生小灌木要徹底清除,而對一般雜草不必全部防除,低密度的雜草不會對茶樹生長構成影響,反而有利于保持水土。有機茶園雜草防治主要方法:
①物理和機械防治:包括人工除草,割草機切割,行間中耕,火焰中耕等。上述防治掌握在雜草處于未結籽狀態。這樣有利于減少雜草種子的傳播和蔓延
②行間覆蓋: 茶樹以條栽為主,隨著茶樹的生長,行間距縮小,雜草的發生量相應會減少。如果行間使用作物秸稈、茶樹修剪物等進行土壤覆蓋,可以進一步抑制雜草的萌芽和生長,同時對于保持水土,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有良好的效果。③生物防治:從食性層次來看,雜草是供食者,許多昆蟲、病原體、脊椎和無脊椎動物對雜草的生長均有抑制作用。運用昆蟲控制雜草的繁殖有成功的例子,如引進葉甲防治水葫蘆。茶園雜草可以通過在茶園中放養山羊、豬、旱鴨、鵝、火雞、雞及牛等食草動物進行生物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