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葉系指在良好的生產環境條件下,茶葉中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含量控制在允許限量內,是無污染、安全的茶葉的總稱。無公害茶葉由于質量好,市場銷路看好。我市有5萬多畝山地茶園,自然生長環境較好,宜生產無公害茶葉。現把生產無公害茶葉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土壤改良
1、幼齡茶園和改造茶園的茶樹行間,應種植豆科綠肥,并深埋入土,培肥土壤。
2、在茶樹行間鋪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穩定土溫,減少雜草,增強土壤生物活性,覆蓋材料以野雜草、修剪枝葉、樹皮木屑、秸稈等為主。
3、禁止在茶園使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
二、茶園施肥
1、基肥: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行間開溝深施有機肥,并覆土,宜早不宜遲。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150公斤。
2、追肥:在生產季節,一般茶園每畝用化肥80—100公斤,分2—3次施用。有機茶園使用腐熟后的有機液肥澆根或用商品有機肥每畝100—150公斤,分2—3次開溝施入。
3、葉面肥:是及時補充營養,加快茶葉生長的有效方法。一般使用含氨基酸養分為主的葉面肥較好,禁止使用激素類葉面肥,噴施葉面肥十天后方可采茶。
三、控制和防治病蟲、草害的發生
1、 農業防治:
①因地制宜選擇抗病蟲性強的茶樹良種。
②加強肥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茶樹的抗性。
③采取修剪、翻耕、采摘等農藝措施直接加以控制和防治。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敵(寄生蟲、捕食性的鳥、蜘蛛等)和生物農藥(動物源、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
3、物理防治:利用各種物理因子(光、熱等)人工或器具防治病蟲害,如人工捕殺,燈光誘殺等。
4、化學防治:對于病蟲害發生嚴重的茶園,一般可選擇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消除病蟲害,但使用時要掌握好濃度、時間和方法,同時要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有機茶園與AA級茶園禁用化學農藥。
5、雜草控制:雜草控制以能達到與茶樹間協調平衡為度,不必采取全部清除干凈的程度。對宿根性雜草的根莖徹底清除;種籽傳播雜草在雜草結籽前鏟除;農家肥堆制腐熟使用,另外也可通過覆蓋有機物、薄膜、遮陽網等抑制雜草萌發生長。
四、合理進行茶樹修剪與采養:
①正常生產茶園一般于春茶結束后即行輕修剪或深修剪,禁止三年兩頭臺刈;對產量不高,樹勢衰退的茶園可進行重修剪或臺刈,并施足基肥。
②茶行間要保持20cm左右間隙以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
③對修剪改造后的茶園要注意采養結合。
|